在前不久召开的人民法院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要求,各级人民法院要统筹兼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机制,深化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河北省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把信息化应用到审判实践中,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良性开展,不仅提升了审判工作质效、提高了法院科学管理水平,还赢得了百姓的认同。近日,记者来到衡水中院,对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情况一探究竟,切身体验了一把信息化护航带来的新变化。
立案程序更简化
群众有了“百事通”
“现在立个案真方便,原先咋也得等二十多分钟。”因涉及一起金额较大的民事纠纷,市民王先生需要直接到衡水中院立案。令他的代理律师没有想到的是,从跨入立案庭的门到完成立案,只用了短短八分钟的时间。
10月6日上午,张先生和妻子在衡水中院立案庭门前的一台机器旁站住了脚。“我说多带点钱没坏处吧,人家诉讼费需要这么算!”张先生妻子指着机器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说道。“可不,咱又没打过官司,还好有这么台‘百事通’。”张先生笑着挠了挠头。头一次诉讼,他想先来咨询一下相关流程。一进立案庭就碰到了这台机器,上面“法院简介”、“诉讼指南”、“法庭分布图”、“诉讼权利与义务”、“诉讼缴费办法与须知”等内容应有尽有,省去很多麻烦。
衡水中院的这台“百事通”,学名“公共信息查询机”,是专门为当事人咨询相关事务准备的。这台机器还有一个案件信息查询功能,通过“身份证读卡器”,案件当事人掏出自己的身份证,轻轻一刷,案件信息便一目了然,用起来方便、快捷。
“这几个新功能可帮我大忙了!”立案庭立案区的杜红梅所说的几个新功能,是立案庭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另一大亮点。录入张先生信息时,杜红梅请他将身份证放到身份证读卡器上,“啪”一声,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就传到了电脑上。“这个功能大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准确度,也为当事人节约了不少时间。”此外,新系统另外两大功能:“批量立案”和“网上移送”,也为立案过程省去很多繁琐的步骤,提高了效率。
审判管理更完善
法院新增“监管器”
每到月底,衡水中院民一庭内勤小梅,都得楼上楼下跑个不停,给审监二庭报送本庭审判质量管理信息,而审监二庭的工作人员则要将信息逐一核对并输入自制表格,进行27项指标的计算和比对,这项工作繁琐且易出错。现在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来后,他们才彻底被解放。案件从立案开始到结案各节点,审监二庭的工作人员只要点点鼠标,分析、报表便跃然屏上,即时办结,既节省时间,又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准确性。
“原先每月都提交到我这儿的‘收结案方式统计表’,需要占用一个书记员两天时间整理不说,还可能有欺报瞒报现象。”衡水中院民一庭庭长张晓燕拿出前段时间各县的“收结案方式统计表”说道。“收结案方式统计表”是民一庭的一大特色,主要统计各县法院民事口收结案件数量、比例,以期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一审审判。张晓燕边演示边说:“现在只要点一下,当前各县的收结案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审监二庭庭长李占芳对记者说,“新系统里,所有的案件均有提示、预警和冻结三个管理级别。而且上级也可以根据相应的办案情况进行催办和通报,让法官们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了审监工作的督促力。”
自动化办公提速
上传下达“赛动车”
“尤其是传阅式的文件,22个部门,16个处级以上领导,都要传达到。”谈及原来搞文件传达的工作状态,衡水中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尹利民颇有感触。他从办公桌下面拿出一双鞋,鞋底已经磨出了洞,“文件星期一和星期五最多,多的时候能有十来份,那真是‘楼上楼下跑断腿’啊,像这样的鞋已经有好几双了。”
在没建立法院办公自动化以前,尹利民的工作着实辛苦,用他的话说就是“没有个好身板儿,还真不敢揽这瓷器活”!随着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在公文收发方面,尹利民轻松了不少。如今,他可以不出办公室就进行公文的审批、收发工作了。点击电脑上“办公自动化入口”按钮,很多工作几分钟内就能搞定。除审批文件外,非诉讼文件也要进行每日统计,直接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形成,“真是省事又省时”。
“公文收发的自动化还有很多好处,”衡水中院办公室副主任王连峰介绍,“例如相关领导恰巧在外地出差,原来有些工作需要等其回来才能落实。现在领导只要通过一台装有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笔记本,就能远程对公文进行批示了。这样的速度,比动车还要快!”原先发到下级法院的文件,需要通过网络传达或者由工作人员下县传达,现在可以直接在这一系统上进行,相当方便和人性化。
除此之外,办公自动化系统还能登记考勤情况,自动形成考勤表。用常务副院长田凯山的话说:“原先是刷卡记考勤,现在又添上这套考勤系统,相当于‘双考勤’。这对督促广大干警的出勤率,转变工作作风,有很大的帮助。”
“法院是公正的天平,也是建设一个和谐安定城市的中坚力量,现在社会迅速发展,也对法院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把信息化系统运用到我们的工作里来,让有限的资源服务于无限的社会发展,才能使法院本职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为社会所用,成为创造价值的富有生命力的无价之宝。”衡水中院院长周廷生对记者说。
信息化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信息化的成果让司法工作如虎添翼,案件审理驶入“快车道”,同时提高了案件办理的信息透明度,让当事人更省心、更放心。衡水湖碧波荡漾,司法者出没风波,有了信息化系统的护航,衡水中院的审判工作已悄悄进入“E时代”。(记者 李 飞 张美燕 通讯员 李 凝 张名晔)
·河北选任26名人民监督员
·河北:发挥榜样作用 坚持以身作则
·河北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河北事业单位全部实行聘用
·公安部“公安文化基层行”文艺小分队赴河北慰问演出
·河北衡水公安禁止窗口刁难人
·河北衡水公安禁止窗口刁难人
·河北邯郸:“网格”中体验安全感
·公安文艺小分队赴河北演出圆满成功
·河北曲周 “土洋结合”点亮司法“无影灯”
·河北唐山路北人大代表参加不起诉听证会
·河北立法加强辐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