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明作关于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的报告

22日,高检院检察长曹建明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作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我国5年来检察机关在反贪贿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5年反贪贿,“老虎”“苍蝇”一起打

 5年不放松,反贪反贿一起抓

 回顾往昔,反贪污贿赂机构建设之路

 展望未来,反贪污贿赂惩治高压之态

·查办大案:立案侦查厅局级1029人、省部级以上32人

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368人,其中厅局级1029人、省部级以上32人;立案侦查贪污受贿100万元、挪用公款1000万元以上案件4834件。  [详细]

·打击行贿:5年查处行贿犯罪同比上升60.4%

立案侦查利用职权索贿受贿的国家工作人员65629人,故意拉拢腐蚀国家工作人员的行贿犯罪嫌疑人23246人。2008年至2012年查处的受贿、行贿犯罪人数比前5年分别上升19.5%和60.4%。   [详细]

·关注民生:侵害民利案成重中之重

全国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在学校幼儿园招生、医疗卫生、住房公积金和社保基金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等领域,查处一大批侵害民生民利案件。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贪污贿赂案件13163件18616人,涉案总金额31.1亿元。  [详细]

·重视预防:向发案单位、相关部门提出预防建议178185件

全国检察机关着力从源头上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发生。报告指出,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围绕灾后重建、南水北调等37904个重点工程项目,深入开展专项预防工作,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普遍建立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制度。  [详细]

·畅通举报:构建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举报体系

报告提到,全国检察机关开通统一的12309举报电话,最高人民检察院和1161个地方检察院建立网上举报平台,构建了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的举报体系。  [详细]

 

报告显示,2008年1月至今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51350件198781人,提起公诉167514人。通过办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377亿元。

·分析:为何5年能抓获6694名境内外在逃贪官

大兴土木为何走上“歪路”?--部分地方官员落马事件透视

从落马地方官员情况看,不少都有一个类似的绰号,如李春城被称为“李拆城”、倪发科被称为“扒市长”、季建业被称为“季挖挖”等,让人深思。

为了造政绩,不怕惹民怨

近日被调查的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就是一例。季到任南京后,迅速启动“三中路改造”、“拆城西干道”等工程,使南京这座古城不断“开膛破肚”,许多道路挖得面目全非,居民生活不堪其扰,“季挖挖”也由此得名。

虽然这些工程对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少群众表示,一些官员为创造政绩,充斥漠视民意、代民做主“强权思维”,甚至滥用权力。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滨说,领导干部手握重权,应该深入群众,听取民意,不能恣意妄为。

为了上项目,悍然强拆迁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统计,2012年全国共查处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案件427件,有437人受到责任追究。

为了谋私利,肆意乱法纪

有关资料显示,80%的贪腐官员与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有关。这说明一些政府官员一方面大力推进城市开发建设,一方面也夹带了大量的个人利益。一些官员忘记了权力来自人民,不是执政为民,而是中饱私囊,违法乱纪,败坏党风,必须予以严惩。  [详细]

·在依法查办和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工作中突出四个重点

依法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积极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突出查办大案要案。深入查办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贪污贿赂犯罪。三是重视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反映强烈的贪污贿赂犯罪。集中开展依法严惩食品安全领域贪污贿赂犯罪工作。四是着力从源头上预防贪污贿赂犯罪发生。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并实现全国联网。  [详细]

·对实名举报优先办理及时答复 惩治报复行为

健全举报工作机制。加强举报中心建设,开通全国统一举报电话,高检院和1161个地方检察院建立网上举报平台,构建“四位一体”举报体系。健全协作配合机制。按照“分工履职、依法办案、协调配合”原则,健全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机制。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的联系,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共同推进反贪污贿赂工作。与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快速查询机制。健全侦查一体化办案机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领导体制优势,采取上级检察院交办、提办、督办、指定异地办理等方式,加强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和侦查协作。  [详细]

·创新完善反贪污贿赂工作机制

健全举报工作机制,加强举报中心建设,构建来信、来访、电话、网络“四位一体”举报体系。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协作联系,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与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快速查询机制。完善追逃追赃机制,加大境内外追逃追赃力度。健全侦查一体化办案机制。  [详细]

·强化自身监督

加强反贪污贿赂工作规范化建设。制定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规范执法长效机制。强化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实行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改革,实行案件集中管理,强化对案件全程管理和动态监督。完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深化检务公开,及时公布重大案件办理情况,定期开展办案质量分析,加强律师执业权利保障。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详细]

·把反贪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突出抓好反贪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办案力度、质量、效率、效果相统一的业绩观,增强人权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效率意识和监督意识,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切实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深入推进纪律作风建设,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侦查办案活动提出“十个依法、十个严禁”的要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狠抓反贪队伍廉洁从检各项工作。 [详细]

最高检向人大做反贪报告有很强政治影响力

最高检22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反贪报告,距离最高检首次向人大常委会递交专门反贪报告时隔24年。

香港《文汇报》援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成言观点表示,这可以说是中国反腐败工作一次突破性进步,此举有望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推动反腐败的法制化。

李成言说,料想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还会在反腐败工作中有系列改革之举。

李成言认为,此举体现了当局对反腐败的高度重视。他说,人大从理论上讲是中国最高权力机关,此举将提升人大对反腐败等其他系列工作发挥监督作用。

此外,李成言说:“人大是制定法律机关,在最高检的汇报中,人大会发现制定法律的一些问题,比如,国家反腐败法是否可以尽快出台,过去一些反贪条例是否存在问题等,通过此次汇报可以有效推动法治进步。”

李成言称,此前民众对反腐败和人大一直抱有很大的期望值,此举可以让民众看到人大在反腐败工作中发挥作用,看到希望。

最高检向人大常委会做专门的反腐报告能否常态化?李成言表示,此次突破标志着以后此举有望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推动中国反腐败的法制化。

李成言认为,此举具有很强的政治影响力,是反腐败工作一次突破性的进步,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反腐方面的进步料更加明显,会有更大突破。他又进一步说,三中全会或会研究一些反腐败工作的改革,比如“加强人大的反腐作用,改革反腐败机构,加大反腐的国家立法进程等”。  [详细]

分析:为何5年能抓获6694名境内外在逃贪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检察机关紧紧依靠公安、通信、铁路、民航等部门,积极配合,形成追逃合力。同时,通过法制宣传,做好犯罪嫌疑人亲属的思想工作,成功促使一些在逃嫌疑人投案自首。

报告显示,检察机关与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快速查询机制。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14个部委建立实名制信息快速查询协作执法机制,实现组织机构代码、民航旅客等信息全国联网查询。

抓捕外逃贪官是近年来反贪腐重点。近年来腐败的跨国化趋势逐渐突出,跨国腐败已成为全球性的“毒瘤”,反腐败也不再是一国的内部事务。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今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刑诉法增设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规定。这一特别没收程序的设置将更加有效地惩治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追缴腐败犯罪资产。

因此对于涉及境外追赃案件,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可适时启动刑事司法协助程序,请求相关国家查封、冻结或扣押被犯罪嫌疑人转移到境外的犯罪资产。在此基础上,由中国司法机关启动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和司法协助程序,从而追回境外犯罪资产。

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有关负责人说,我国公安、检察、法院、外交、金融、司法等部门正在积极开展协作,并且拓展国际司法合作空间,正在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反腐败交流与合作,积极加入相关反腐败国际组织,参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多项多边公约,大大压缩了贪官外逃的空间。 [详细]

曹建明指出,当前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检察机关将保持惩治贪污贿赂犯罪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

·保持惩治贪污贿赂犯罪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老虎”、“苍蝇”一起打,既突出查办大案要案,又注意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进一步突出办案重点,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案件,严肃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索贿受贿、失职渎职等案件。  [详细]

·惩治危害民生民利的贪污贿赂犯罪。推进治理商业贿赂等工作常态化,加大对行贿犯罪惩处力度。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完善举报实名答复、举报人保护、举报奖励等工作制度,强化举报线索管理和监督,加强网络举报和涉腐网络舆情研判处置,及时公正有效处理群众举报。落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一审判决上下两级检察院同步审查制度,强化对审判活动、刑罚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加强与各国、各地区反贪机构的交流合作,完善境外司法协作和追逃追赃机制。 [详细]

·重视贪污贿赂犯罪预防工作。加强侦查预防一体化机制建设,结合办案深化预防。创新预防宣传内容和载体,充分运用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和法治观念。全面开展重点项目专项预防,做好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深入分析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贪污贿赂犯罪的发案特点、规律,进一步加强预防咨询、检察建议、年度报告等工作,促进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探索完善专业化预防与社会化预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积极推动党委领导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建设,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贪污贿赂犯罪发生。 [详细]

·大力加强反贪污贿赂能力建设。加强全员素能培训、岗位练兵和实战训练,提高侦查技能和执法水平。完善侦查一体化办案机制,加大上级检察院督查、指导力度,增强突破复杂疑难案件能力。加强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使用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提升反贪污贿赂工作科技含量。 [详细]

·要坚决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严格依法适用强制措施,支持和保障律师依法执业。在反贪部门深入开展“整顿作风、严明纪律、规范执法”教育检查活动,进一步解决执法不公正、不廉洁等突出问题。完善落实自身监督制约机制,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加强反贪机构建设,充实整合办案力量,强化职业保障。 [详细]

·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更加自觉地把反贪污贿赂工作置于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之下,主动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排除办案阻力和干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与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案件中的协调配合机制,增强工作合力。会同人民法院做好司法解释等工作,统一执法尺度。健全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的协作机制,确保反贪侦查工作顺利进行。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反贪污贿赂工作的良好氛围。 [详细]

为什么这次的反贪贿报告如此受到公众重视,不仅仅因为这是时隔24后最高检向人大做的报告,还因为腐败问题一直是社会的底线和党的红线,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支持的重中之重的问题。只有反腐工作长年累月一如既往的抓下去,才能把那些“蛀虫”一个个都消灭,才能还整个社会一片清廉的天空。

制作:中国长安网 策划: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