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是舶来品,如今已是全球网民的新宠。与传统课堂授课只有几十个学生不同,慕课是一所无界限的学校,课程动辄有数万人,甚至多达十几万人聆听,且不分国籍,不受时空限制,仅需一个邮箱,就可以注册参与。
博客、MSN、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方兴未艾,慕课风潮无疑成为又一道美丽风景。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走上慕课平台,开设公开课,及时抓住新媒体的发展动态,用新方式进行普法教育和沟通交流,值得我们去更多关注。
慕课是教育界的海啸,在“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对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和实现司法公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信息沟通和传播多元化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通过微博、网络直播关注庭审,通过点击和跟帖表达司法需求。他们需要通过更为自主的方式,了解更多、更专业、更及时的司法信息。通过慕课平台,网民可以随时随地“走进”人民法院设置的各类课程,各取所需地了解法院信息,与网民一起研讨法律知识。法官也可以根据网友反映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普法与沟通交流工作。这是一个崭新并充满生机活力的为民通道。
法官既是裁判者,也是法治精神的传播者。网络公开课的首次开讲,为全国法官利用慕课进行普法教育、加强信息传播和沟通提供了宝贵借鉴。身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传播方式花样百出的新媒体时代,在信息落后的乡村僻野,司法人员用一双“铁脚”走天下,挨家挨户宣传法治,与群众沟通,其方式必不可少,其精神令人心生敬意。然而,在信息高速公路畅行无阻的大中城市,慕课这种让网民喜闻乐见的沟通方式,则必然成为社会沟通的新兴平台,也必然会以更务实、高效的开放姿态,增进司法亲和力,提升司法公信,塑造司法权威。(冉小毅)
·天津河北:创新未成年人普法教育模式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学生普法教育精彩纷呈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学生普法教育精彩纷呈
·湖北省启动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
·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共建基地落户铁东法院
·山西:普法教育要变“信访”为“信法”
·山西:普法教育要变“信访”为“信法”
·山西:普法教育要变“信访”为“信法”
·河南商丘:实现普法教育与矫正帮扶无缝对接
·驻藏某部开展普法教育
·河南内黄:普法教育多样化
·河南内黄:普法教育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