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是“美丽厦门”的发展目标之一,而“社会和谐美”则是“温馨包容的幸福城市”的重要特质。如何形成多元包容、温馨平和的社会关系呢?答案便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坚持源头治理,扎实推进无讼创建、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诉调对接中心、警民联调、基层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等矛盾纠纷化解方式和平台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调解的大调解格局,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成效显著,为“美丽厦门的社会和谐之美”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近日,本报通过刊发一个个案例,解读厦门大调解体系。
无讼社区 邻居漏水夫妻吵架 都能找社区调解员
一个多月前,因为厨房漏水纠纷,厦门前埔附近一对楼上楼下的邻居,从隔三差五吵架开始,演变成了打架。社区调解员介入调解,两邻居终于一笑泯恩仇。
这只是厦门“无讼社区”调解的一个小案例。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无讼社区”已在全市475个城市社区实现全覆盖,94%以上的纠纷在基层社区得到及时化解。而调解的范围,从邻里空调外机漏水纠纷,到夫妻因为对孩子教育方式引起的吵架,几乎涵盖了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厦门市还延伸出了“无讼港区”、“无讼商圈”、“无讼行业”、“无讼交通”、“无讼工业园区”等“无讼”品牌。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市已有99个社区实现了全年没有诉讼案件。“无讼社区”的厦门模式,先后获得省委省政府和最高人民法院领导的肯定,成为当前全国矛盾纠纷调处的一个样本。
“邻居漏水或夫妻吵架,都可找社区调解员。”一名资深社区调解员说,社区邻里都住在一块,闹上法庭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不如泡一壶功夫茶,打开天窗说亮话,更容易心平气和解决问题。
调解纠纷 调委会调解成功率接近百分百
厦门同安工业集中区同安园里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因为工程款结算不清被数十名工人围堵。工人们拿不到钱,情绪激动,甚至有人威胁:拿不到钱,就把公司搬空了。同安工业集中区调委会调解员介入。原来,生物技术公司安装回风系统并签订了合同,不过工程做完,迟迟没有把钱给施工单位。约了双方负责人,调解员耐心劝解,双方达成协议,公司大门通了,工人们也顺利要到了工钱。
据了解,近年来,同安工业集中区调委会共调解纠纷61起,其中调解成功57起,达成书面调解协议书9起,调解成功率达93.4%。
全市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这样的“防线”,目前在厦门有232个,其中区级组建成166个,市级组建66个。数据显示,去年3月份以来,全市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共受理纠纷2995件,成功调解纠纷2982件,调解成功率达99.56%。
在今年的海峡论坛期间,思明区交通事故纠纷调委会作为两岸基层调解员联谊交流会的参观点,得到司法部、国台办法规局领导以及来自台湾和大陆共100多名基层调解员的一致肯定。
警民联调 警察制止矛盾 司法调解跟进
今年4月中旬,加州商业广场附近发生剑拔弩张的一幕——一方是商场,一方是附近居民,他们为了一栏路障的设置问题发生纠纷。有人拿着冲击钻,有人摩拳擦掌,差点发生肢体冲突。幸好,民警及时赶到制止,街道和司法所随后介入调解,化解一场群体冲突。
警察制止冲突能“治标”;司法人员和人民调解员介入能“治本”。标本兼治——这是“警民联调”的核心。“冲突制止了,但如果双方气没消,早晚一天还得再起纠纷。而调解,最终的目的,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双方坐下来商量。”一名基层调解员说。
据介绍,全面开展警民联调工作是市委、市政府201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也是市综治办2013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项目之一。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警民联调”在厦门,已经日渐成熟。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23个镇(街)建立了33个警民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其中湖里区全面完成了警民联调室建设,思明区10个街道15个派出所全部建立警民联合调委会。
诉调对接 当地村民小区住户 都能当特邀调解员
苏某是东孚镇山边村下土楼的村民,他承包的土地,被国家项目征用。不过在土地补偿问题上,他与项目建设方发生了纠纷。苏某一家人在承包地搭了个棚,还垒起简易灶做饭,一家人日夜轮流守候,时间长达三个多月,严重影响项目进行。
调解介入,法官和调解员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到田间找苏某攀谈,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项目方和苏某一家,先后向调解工作室和东孚法庭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探索调解新模式,厦门一直在尝试。今年5月,厦门中院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诉调对接中心”,这个中心依托立案一庭开展各项诉调对接工作。截至2013年8月全市六个区法院均成立了诉调对接中心,这些诉调对接中心的成立意味着“多方参与、优势互补、调解优先”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在厦门初步形成。
“诉调对接”中,还引入特邀调解员,这些调解员不一定是法官,他们可以是当地能说会道、熟悉风土民情的村民,也可以是小区里面,道德威望高的意见领袖。
这种“诉调对接”,还延伸到道路交通事故上——设立道路交通事故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据了解,之前无论大小事故,都要到法院,周期长,道路交通事故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建立之后,通过诉调衔接机制,不仅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劳累,且调解与司法确认都不收费,减少了当事人的纠纷解决成本;此外,保险理赔的驻点,使得调解可以在损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提高了调解的成功率。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网络纪实
·四川:大调解化解矛盾300余万件
·[视频]哈尔滨: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
·重庆以矛盾纠纷化解为主线推动大调解体系建设
·吉林辽源公安局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