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建设

基层公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设研究

2013-10-13 16:49:14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公安信访是公安工作中各种社会矛盾和治安热点、难点问题的综合反映,信访问题的大量存在会给当事人带来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也会给社会稳定带来直接危害,信访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还会影响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支持,对执法活动和警民关系的潜在影响将是长远和深刻的。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解决当前群众信访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当前公安信访工作存在问题的特点

从信访数量看,呈递增趋势。近年来,从接访情况看,信访群众及信访事项逐年递增,尤其是一些上访老户因其信访事项未得到有效解决或者虽经多次解决而未达到本人意愿或要求而长期上访,所占信访数量比例较大。

从信访内容看,涉及范围广。包括对公安机关的控告、对公安机关做出处理决定的申诉、对证件办理周期长投诉以及要求破案追逃、解决纠纷、举报案件线索、反映社会治安、提出建议等。

从信访形式看,呈现多样性。一是由过去给公安机关写信投诉到以走访形式到公安机关反映问题的形式转化;二是对于集访案件中的一些不合理诉求,党政机关和执法部门考虑到稳定需要,多采取让步态度,造成个体访多转化为集体访;三是信访人员行为过激,采取围堵机关大门闹访、同时到几个部门信访的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以自杀、自残相威胁。

巴州公安信访工作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公正执法做在信访问题发生前。针对容易引发信访的执法环节和群众普遍关注的治安热点问题,向社会公开各项执法承诺,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同时,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执法日常监督和年终质量考核制度,开通网上行政许可平台,推行书面回告制度,定期向群众通报案件办理情况。

二是排查化解做在信访苗头激化前。建立“事前有排访,事中有接访、处访,息访后有回访、走访”的公安信访工作的“五访”长效机制。健全完善信访苗头月排查制度,以基层派出所为单位,定期开展专项排查,逐一登记造册。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及时上报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预防、疏导、化解的责任和措施,确保每个信访苗头都能得到重视,每个信访事项的办理都能落实到人。

三是民警上门做在群众投诉申诉前。将信访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以社区和驻村民警为主体,采取上门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主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开创具有巴州公安特色的每月6日“警民相约警务室”等措施,为群众表达诉求开辟便利渠道。

四是局长接访做在群众越级上访前。建立局领导日常信访接待制度,每周二为“局长接待日”,由局领导班子成员轮流接访,确保领导在一线接访、矛盾在一线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对各地初信初访排查化解情况、重点信访案件包案落实情况、信访“四前”机制建设等情况进行督导,帮助分析信访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整改意见,全力实现吸附群众就地信访。

对做好公安信访工作的几点建议

坚持以民为本,筑牢执法为民根基。

要解决和减少信访问题,必须用“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及科学发展观武装民警的头脑,不断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觉悟,强化公安队伍的宗旨意识。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时,民警切忌推诿塞责或滥用权力、刁难群众,要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大力排查调处,避免矛盾纠纷转化。

矛盾纠纷化解不及时,很容易转化为信访案件,甚至转化为刑事案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公安机关要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妥善解决,做到消化在基层、稳定在当地。要建立健全“经常排查、定期分析,信息预警、事前防范,随时化解、应急处置,督导检查、责任倒查”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县市、乡镇、村组、社区四级信访网络,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防范重大风险事故和信访问题发生。

加大打击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矛盾多,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就多;社会不稳,民心就不稳。公安机关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厉打击爆炸、杀人、抢劫、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和盗窃、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治乱和追逃专项工作,大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重点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让群众在家平安、外出放心,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众积怨。

加强协调配合,教育与查处相结合。对于复杂疑难或公安一家无法解决的信访问题,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由党委、政府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问题。同时,要主动与人大、检察、法院等部门加强联系,互通情况,共同做好信访人员的思想工作。绝大多数上访者是讲道理的,只要信访工作人员把道理讲透,上访人还是能够接受的。对缠诉缠访、严重干扰党政机关及领导干部正常工作生活秩序的上访人员,也要批评教育,依纪依法处理。

注重初信初访,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做好信访工作是各级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责,对待群众信访一定要立足早解决、快解决。要紧紧围绕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变上访为下访,变等访为寻访,变事后解决为事前预防。把信访工作融入 “警民亲”、“大走访”等活动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在第一时间做出答复。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信访问题首次处理责任制和工作责任追究制,凡因错误执法和违法违纪引发信访问题,造成较坏影响和严重后果的,都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责任。

(张军 作者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委常委、政法委副书记、州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如何提高基层公安团队执行力
·贵州:理顺机制 保障基层公安工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