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武汉市委统战部、市司法局、市工商局联携手推进“同心·律师服务团”工作,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目前,全市“同心·律师服务团”已签约1747家民营企业,为企业提出合理化整改意见2213条,帮助挽回经济损失逾16亿元。
一是积极组织推动。市直相关部门联合召开了律师服务民企推进会和座谈会,下发工作要点,确定了全年覆盖3000家民企的任务,将律师服务民企工作纳入绩效目标管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区。江汉区司法局将律师服务民企工作纳入十件实事之一,与辖区十家律师事务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规定每个律师事务所签订“一对一”法律服务协议不少于10家。
二是完善机构网络。依托司法所、商会、街道建立服务民营企业工作站,构建起市、区、街三级服务网络。江汉区依托各街商会成立了13个工作站,将“同心·律师服务团”与社区律师整合,107名社区(同心)律师每周四在社区法务室为民营企业、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江岸区在16个街道建立工作站,实现了律师服务民企工作的网格化管理。硚口区成立了两个工作组,在辖区11个司法所建立工作站,组织开展活动6场次,走访民企200家。洪山区在10个基层司法所145个社区(村)建立了“同心律师工作室”,形成了“1团3站145室”的服务体系。武昌区建立了180人的律师专家库,下设法律合同、经济纠纷等9个专业小组,为小微企业提供菜单式服务。
三是提升服务质量。针对律师服务民企法律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征集了300例典型案件,分门别类编印成册,方便律师指导和企业学习。做实律师服务民企基础工作,下发通知规范了数据报表统计工作,细化了台账管理。深入多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开展调研,围绕服务民企工作听取意见建议,积极推进“示范所”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
四是凸显工作亮点。汉阳区针对辖内汉钢周边钢材贸易民企较多的实际情况,举办了“钢贸行业应收款风险控制”专题法律讲座,吸引众多企业家前来学习;组织律师事务所到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展民营企业“问诊”会,为企业家答疑解惑,并与25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洪山区根据辖内IT企业、高科技企业较为集中的实际,组织13家律师事务所的23名骨干律师走访了广埠屯科技一条街,与58家IT企业签订了法律服务协议;举办了“洪山区企业发展与商标战略”系列培训和研讨讲座,鼓励民营企业用对、用好、用活商标。(通讯员 湖北省司法厅)
·武汉城管新风
·武汉民警,国庆坚守警务车
·湖北省检察院与武汉大学共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武汉: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幸福
·武汉“反扒哥”十八般绝技擒贼2000
·湖北省检察院与武汉大学共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湖北省检察院与武汉大学共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武汉汉阳区检察院:醉驾案司机生意人近半
·武汉一家长为替儿子"出气"连捅对方家长8刀
·武汉出台城管工作守则粗暴执法将被严肃追责
·湖北武汉监狱:大墙内的亲情课堂
·武汉新洲:检察建议助企业完善监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