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贵州毕节:“1+1”服务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2013-10-12 17:38:48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生活报 

    核心提示:近年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河乡认真贯彻落实省、毕节市关于全面“建设平安毕节”一系列部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关于推进城乡网格化全覆盖的要求,本着以“服务入手抓管理、靠服务优化促管理,服务便民抓创新”原则,助推“1+1”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实现三化服务管理体系(片区网格化、服务一体化、管理精细化),取得了“五个明显提高”绩效,为该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行“1+1”服务管理模式

    大河乡在社会服务管理工作中围绕网格化为工作重心,推行“1+1”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片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分中心+片区党工委)。

    为了便民、高效地为群众服务,该乡不仅以区域划分为基础、以责任制为依托、以网格为基础、以服务为载体,还把鸡姑、双桥两个片区网格化为社会服务管理分中心。中心下设了公共服务大厅、社会管理大厅。公共服务大厅下设有社会事务窗口、计生窗口、综合事务窗口、综治维稳信访窗口,主要从事为群众办理日常生活中与其息息相关的事项,如养老医保、就业登记、计生服务、社会救助、残疾人服务和证卡服务等等。

    为了把管理与服务有效相结合,使服务融于管理中,该乡在还设立了经济发展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综治维稳信访办公室,并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安建设宣传、社会治安管理、重点群体管控和法律政策咨询、党建工作、经济发展事务等事务纳入其管理之中。

    同时,该乡建立了片区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以强化基层抓好村党支部的建设,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统筹协调、部门联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工青妇、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积极加入社会管理工作队伍。为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工作,为民办实事,维护好群众权益,真正解决群众的需求问题。 “三化”措施夯实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大河乡根据地理位置、人口状况、便于服务管理等因素,结合人口计生、党建服务、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实际,以每个网格500至700人的服务标准将该乡划为36个网格,每个网格按照1名乡干部+1名村干部+“几大人员”的管理模式及“定人、定岗、定职责”的工作制度,完成“工作成网、责任到格”、“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上,事在网中”的工作目标。

    该乡以服务一体化为中心,按照“一个中心平台、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模式,通过设立服务热线、发放便民联系卡并在醒目位置张贴便民服务公开信息、公布报警电话等方式,实行片区干部和村干部上门服务、服务承诺、预约办理、业务代办等活动,实现“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粗放式为精细化的服务管理”。

    该乡以管理精细化为基础,将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流动人口、未成年特殊人群、人口计生、农村低保、经济发展等的管理落实到各网格,以网格为单位进行管理,分类建立台账,落实帮教、帮扶等措施,实现了“干部在网格工作,情况在网格掌握、工作在网格落实、问题在网格解决、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一线展开”的工作目标。

    实现“五个明显”

    大河乡通过“1+1”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三化”措施夯实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取得了“五个明显提高”绩效。

    群众安全感和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2012年,大河乡在毕节市群众安全感测评中为97.62%,比前两年分别提高了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社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该乡双桥和鸡姑片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分中心的设立,方便了群众办事,解决了群众因交通不便,办事成本高的问题,解决了群众办事往返跑,找人难的问题。使干部真正走在基层,实现“零距离”服务民生、“零距离”听取民意、“零距离”化解矛盾纠纷、“零距离”宣传法律法规、“零距离”开展治安防范。此外,两个片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分中心为群众代办了340户561人的日常生活事项,受理群众咨询1200余人次,为失业人员解决了就业岗位,为群众办事实处245件(次)。

    社会管理能力明显增强。该乡把刑释解教人员及各类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落实到各个网格,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并有效地落实了帮扶帮教等措施。去年,该乡解决了5人员的低保,为10名刑释解教人员和吸毒人员落实了再就业。

    社会矛盾化解能力明显提高。2012年,该乡鸡姑片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接待群众来访285人次,双桥片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接待群众来访460人次,受理群众诉求72件(次),与调解矛盾纠纷46件,调处成功率为97.8%,近两年未发生到区的集体访和群体访事件。

    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2012年,该乡共发生刑事案件6起,发生治安案件18件,群众安全感大大提高,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贵州毕节打造信息化消防铁军
·贵州毕节:工商人员损害发展环境将被问责
·贵州毕节消防“两红队伍”帮扶15.3万群众
·贵州毕节:突出"五个强化" 夯实灭火救援基础
·贵州毕节召开全市禁毒工作会议
·贵州毕节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

·贵州毕节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
·贵州毕节:七星关捣毁一聚众赌博窝点
·贵州毕节七星关破获特大抢劫案
·贵州毕节出台派出所消防监督奖惩办法
·贵州毕节:部分垃圾箱上不当警示语已修改
·贵州毕节以党建创新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