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平安使者

走近魅力独特的亲民法官朱学军

2013-10-11 08:28:5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金牌和事佬”有颗金子般的心

走近魅力独特的亲民法官朱学军

如果你问杭州市江干区法院院长是谁,估计没有多少人能答得上来,但问江干法院的朱学军法官,相信有不少人会说“就是那个‘和事佬’嘛”。

没错,作为一名基层法院法官,朱学军很出名。他是江干法院预审庭庭长,带领着“朱学军法官调解工作室”团队,还是电视观众票选出来的最受欢迎的“金牌和事佬”……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召开之际,记者再次走近朱学军,看到的不仅是一名调解高手,更是一位有着独特魅力的亲民法官。

“这事儿还得您来管”

见到朱学军时,他正忙着整理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调解笔录。等他整理完,没说上几句话,一男一女走进了调解室。

男的穿花衬衫,四十岁光景,女的三十多岁,留波波头,两人都默默地站着。

“你们有什么事情?”朱学军问。

“日子过不下去了……”女的一张口就哭了出来。

看来又是一对闹离婚的,朱学军赶紧招呼他们坐下,让女的慢慢说。

“他第一次离婚也是朱法官你办的,我觉得我们的事还是得由您来管。”女的说。

原来,这两人都是二婚,男的和前妻在朱学军的调解下和平分手,儿子由他抚养。现任妻子也离过婚,带着一个女儿。

本来日子也可以过得平淡而幸福,但女人说,公婆处处为难她,认定她是嫁进来争房子的。“我好不容易怀上孩子,他们居然拉我去打胎!我到娘家东躲西藏才把孩子生下来。”女的说着又抹起了眼泪。她和老公带着宝宝回到家里,公婆骂得更难听了,她就跟他们吵,弄得家无宁日。

“她说的你都听到了吧?那你有的意见呢?”朱学军转而问男的。

“我也不知道。”说完,男的就低下了头。

“每次我跟他父母吵架,他都这样不吭声,也不帮我!”女的气不打一处来。

“如果他帮你,矛盾只会更大,他在父母面前不做声,父母才不会觉得他偏帮你啊。”朱学军说,“你们当初是自由恋爱走到一起,相信还是有感情的,问题出在父母身上。但矛盾肯定不是一下子产生的,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你想想,你平时是不是也有些做得不对的地方?”朱学军又说。

女人沉默了一会,承认有时候脾气也比较急。

“要不你们试试搬出去住,减少与父母的摩擦?”朱学军建议。

“如果这样,我怕他养不起我们一家的……”女的为难了,“法官,我们还是回去再商量商量。”女的暂时打消离婚的念头,拉上男的走出了调解室。

类似的场景,在“朱学军法官调解工作室”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自2009年成立以来,朱学军已经带领他的团队调解了4400余起案件,接待群众1.2万人次。

当事人看到他就消了火

“他有着一般人难以学会的‘法感’,很快就能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并给出解决方案。”到调解工作室学习的助理审判员晁敏这样说。

快速找到问题症结,与当事人拉近关系,这都是朱学军调解的不二法宝。

有个案子,夫妻俩闹离婚,之后又陷入抢儿子的拉锯战,再次闹上法庭。

庭前调解时,双方父母齐上阵,谈到关键的抚养权归属时,又是一场骂战。

转眼到了开庭的日子,主审法官是朱学军。

男方父亲一看就认出来了,“名人来调解,我们不吵了”。

朱学军事前做足了功课,发现小孩就读的幼儿园在女方家附近,而男方的房子则是小学学区房。

于是,他提出了轮流抚养的方案———

在幼儿园阶段,儿子由妈妈抚养,每周六、周日由爸爸来带;在小学阶段,儿子10岁前,反过来,以便孩子就学;儿子10岁后,双方尊重儿子的选择。

双方对这一方案一口答应。

“逢公历单数年的春节,让儿子和爸爸生活假期的前四天,双数年则反过来。”朱学军又提出。

双方爽快地签下了协议。“‘金牌和事佬’ 就是不一般,解决问题真到位!”女方父亲也竖起了大拇指。

微博上的亲民“和事佬”

“朱学军法官调解工作室”还有自己的官方微博。网上的朱学军不是“高大全”的模范法官,而是与网友分享喜怒哀乐的亲民“和事佬”。

“7个女儿,都已经有了第三代,但是对85岁老母亲的赡养却斤斤计较,居然为了每月每人出50元的伙食费,争执半天!我真是服了她们……不过最后还是达成了协议。可是‘和事佬’费了多少口舌,真的自己晓得。”调解完一个棘手的赡养纠纷,朱学军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有时调解不成功,他会说“调了几次都不成功,郁闷中”。有时候他也会考考大家,“遗嘱上的签名是代签的,但是手印是遗嘱人盖的,遗嘱未公证,可以认定有效吗?”

许多网友与他互动,也心疼他的辛劳奔波,这份亲近中建立起来的信任,成为朱学军调解的坚强后盾。

(记者 高敏 通讯员 辛成)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