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公安“2.0版”:三大机制升级平安攀新高

2013-10-08 11:16: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三大机制破小案升级平安攀新高——

  解读江苏公安“2.0版”

  【背景】

  破“小案”深化平安江苏建设

  2003年,江苏率先在全国吹响平安建设号角。

  十年来,江苏努力使平安与民生幸福同行。江苏的命案发案率逐年下降,命案破案率始终保持高位,连续多年超过95%;八类严重犯罪案件破案率超过90%。

  江苏治安状况始终保持良好,平安江苏成为享誉全国的品牌。深化平安建设的潜力在哪里?

  今年3月底至4月,新一届省公安厅党委成员深入基层调研一个月,经过层层统一思想认识、多渠道征求群众意见,形成了平安建设调研报告。省长助理、公安厅长王立科指出:“过上幸福生活的江苏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大要案是否及时攻破,更关注身边小案能不能破、损失能不能挽回。”省公安厅党委决定,在继续保持对大案攻坚态势的基础上,将着力点放在“民生”二字上,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苏。

  今年以来,江苏公安机关围绕“衣食住行”,紧紧抓住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电信诈骗和制假售假等民生“小案”,全面加强打击整治和防范管理,提升侦查破“小案”水平,有效遏制和减少发案,更好地回应群众的新期待。截至目前,全省侵财性案件同比下降了4.1%;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下降了12.4%;而被看作社会治安“晴雨表”的“两抢”犯罪,则下降了26%。

  与严重暴力犯罪相比,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电信诈骗和制假售假等案件是“小案”。然而,“小案”也直接影响治安稳定,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今年以来,江苏警方将“破小案”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全面升级破案机制,更新“破小案”传统做法,紧紧抓住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电信诈骗和制假售假等民生“小案”,加强打击整治和防范管理,有效遏制和减少发案,赢得了群众好评。

  以快制快,指挥机制升级——

  过去破大案的方法用于破“小案”

  今年5月12日21时54分至22时22分之间,苏州110报警服务中心连续接报,工业园区接连发生三起抢夺案件,嫌疑人为一名骑摩托车的男子。

  苏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关城门”预案。指挥中心依托“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将嫌疑人体貌特征、逃跑方向发送给附近巡防民警,并根据电子地图调集民警围追堵截。

  视频监控锁定嫌疑人,指挥中心通过视频接力、监巡对接,指令路面车巡、步巡等力量向案发区域合围。22时23分,民警追踪到嫌疑车辆,指挥中心指挥周边巡防力量形成包围圈,7分钟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此次行动中,苏州市公安局充分利用了现代化指挥机制,以及过去只有在追捕大要案嫌疑人时才实施的“关城门”机制。

  无独有偶。5月23日10时40分,海安县公安局接到群众报警:有人冒充电动车厂员工行骗,骗子已经驾车离开。海安县公安局迅速启动预案,实施“关城门”。1分钟内,海安李堡、南屏、古贲、曲塘、孙庄、白甸6个省市际治安卡口警力全部集结到位。接警后2分钟,指挥中心民警掌握了嫌疑人运行轨迹。接警后5分钟,民警成功截获嫌疑车辆,四名诈骗嫌疑人悉数落网。

  “以快才能制快。许多小案,当时不破,以后就很难破。”省长助理、公安厅长王立科说。

  为更快侦破侵财性“小案”,江苏警方正在加紧升级改造110接处警系统,推进智能化指挥调度平台改版升级,整合视频图像监控、警务通、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科技信息化手段,提高接警指挥调度的扁平化、智能化、可视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关城门”指挥机制,并将“关城门”应用于侦破侵财性案件,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处置,最大限度地提高接处警效率。

  “以前我们也很重视‘破小案’,但今年我们对传统‘破小案’的做法进行了升级。”王立科说:“以前是1.0版,现在是2.0版。”

  打不如防,防控机制升级——

  “车卫士”物联网技术用于防盗

  打击固然重要,防范更是根本。

  8月10日,在宜兴务工的张万林驾驶摩托车回贵州探亲。8月12日,摩托车在老家被盗。他向六盘水六枝特区公安局报警,并告知他的车在无锡时已经安装了“车卫士”防盗追踪报警器。

  当晚,六枝特区警方联系宜兴市公安局要求协助追踪查找。宜兴市公安局运用“车卫士”追踪系统跟踪定位被盗车辆所处方位。根据定位信息,六枝特区警方在距离失窃点86公里外的安顺市西秀区追回失窃车辆。

  帮助锁定被盗摩托车的是无锡推出的电动自行车物联网防盗工程技术。目前,无锡市已有5.2万多辆电动自行车安装“车卫士”,安装“车卫士”的105辆被盗电动车全部找回,并带破案件343起。今年1至9月,无锡市电动车被盗案件数同比下降了25%。

  “侵财性小案多发高发,光打不行,打不如防。无锡警方应用物联网技术防盗、破案,是江苏公安机关致力于打造立体化、现代化治安防控体系的一个缩影。”9月30日,省公安厅刑侦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江苏公安机关防控“小案”的经验:织牢街面路面巡防、治安卡口堵控、社区村庄防范、单位内部防范、现代科技防控“五张网络”,不断提高主动发现、主动进攻、主动防范能力。

  据了解,全省加大了社会面巡防力度,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投向街面路面,投向侵财案件高发的区域和时段。目前,全省每日投入巡防警力1.3万名、保安辅警2.3万名,有效防范和控制了发案。

  记者注意到,在防范工作中有两个特别亮点。一是全面推进道路监控“320”工程建设。目前,该工程在全省社会面安装了监控摄像机超过130万台,规模居全国首位,智能防控水平稳步提高。二是为防范电信诈骗犯罪,江苏警方加强技术反制措施,推广应用防诈骗电话智能“拦截平台”。现在日均拦截境外诈骗电话8000余条,从源头上有效压降了发案。

  斩草除根,深挖机制升级——

  引入挂牌和探索源头战法破“小案”

  民生“小案”量多面广,网络化、集群化犯罪现象明显,侦破难度很大。

  为此,江苏警方引入了挂牌会战机制、探索源头战法,与传统的合成战法、信息战法结合,挖根源、破网络,避免案件反弹回潮,确保一方平安。上半年全省共破获侵财案件22653起,同比上升7.1%。

  今年1月,灌云县伊山镇发生多起电动车被盗案件,经初步梳理,串并同类案件9起。省公安厅对此案予以挂牌督办。灌云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破案攻坚,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季某。5月10日,民警将季某抓获。

  定期集中梳理民生“小案”,对案值大、影响恶劣的系列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已经成为江苏公安的常态做法。省公安厅逐串开展专案侦查,落实领导盯案,强化信息比对、串并侦查等措施,做到破一案、打一伙、扫一片。今年已成功破获551串3598起“小案”,挂牌案件破案率达63.8%,摧毁犯罪团伙285个,抓获团伙成员886人,带动了打击侵财犯罪整体效益提升。

  在流窜性案件高发的地区,江苏警方则组织涉案地公安机关联手行动、整体作战,集中开展破案会战。今年5月,技术开锁入室盗窃团伙流窜作案情况猖獗。省公安厅调集南京、无锡、泰州等地公安机关,共同开展破案会战,打掉职业犯罪团伙13个、成员56名,破获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275起,涉案价值750余万元。

  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时,省公安厅派出工作组,到外省市源头地常驻,与违法犯罪分子“短兵交接”;在打击地域性较强的流窜犯罪时,组织派出警力到犯罪输出地蹲点,与当地公安机关紧密合作,拔根去源。(特约记者 朱 琨 赵家新 记者 李海明)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江苏苏州:着力增强传播力
·江苏徐州:评议满意率100%
·江苏镇江开发区:五年“阳光牵手”圆梦助学受代表赞许
·江苏将法援服务送到受援人身边
·江苏首设轻微交通事故速处点
·武警江苏总队二支队启动"爱我祖国"系列活动

·武警江苏总队二支队启动"爱我祖国"系列活动
·江苏常州新北:诉讼服务的“温情时刻”
·江苏宝应用活“三字经”打造调解品牌
·江苏常州中院法治大讲堂辐射司法正能量
·[视频]江苏:打防转型破小案 推动平安再升级
·[视频]江苏节前大巡防:保证游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