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专题

北京西城区检察院:明确争创目标 加强六项建设

2013-09-29 11:09:0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新华网 

    明确争创目标 加强六项建设

    在服务“两个科学发展”上实现新提升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事迹材料

    近年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以争创“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为目标,以加强“六项建设”为抓手,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不断提升基层院建设水平,在服务区域科学×设,确保检察工作正确方向。

    深入贯彻学习党的重大科学理论和会议精神。院党组紧紧依托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健全领导班子政治理论研讨、领导干部述学评学机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检察工作,通过组织学习讨论、开展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干警全面准确领会党的重大会议精神实质, 切实把检察队伍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先进理论上来, 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切实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继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广泛依托学习座谈讨论、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有效载体,开展忠诚履职教育、执法为民教育、公正执法教育和廉洁从检教育,组织干警深入剖析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不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

    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紧紧抓住纪念建党九十周年、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等重大契机,以“融合聚力、和谐向上”为主导思想,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十八大期间,积极开展“让党旗在十八大安保维稳工作一线高高飘扬”活动,业务部门党员配戴党徽、亮明身份,公诉、控申、民行、检务中心等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号召广大党员干警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标杆、作表率,团结和带动群众投身安保维稳一线。

    二、加强“两型”班子建设,引领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着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按照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检察院活动要求,通过参加领导素能和检察业务培训、参与主持课题调研、召开检委会等方式,不断深化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促进检察业务工作进步和检察队伍建设水平提升的规律的理解和把握,为推进各项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着力建设服务型领导班子。把领导和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始终保持务实为民作风和以人为本理念。新业务楼启用后,在严格日常检容检纪检查基础上,为办公室配备空气净化器和绿色植物,维护干警身心健康,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缓解干警工作压力,从细节处妥善处理从严治检与从优待检、规范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关系。

    三、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全面提升法律监督水平

    以业务能力为中心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紧密结合修改后刑诉法,以践行执法为民为宗旨,立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切实增强干警做群众工作本领。先后组织参加最高检及市院新刑诉法培训专题讲座、举办“北京市检察机关第九期精品课程送基层”暨西城院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并结合模拟实战、深入一线等形式,不断增强检察干警倾听群众诉求、掌握群众心理、疏通群众情绪、处理群众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深化人才培养力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抓好抓实。2011年以来,2人被评为全市检察业务专家,11人入选检察业务骨干人才,15人获得技能比武“十佳”。依托培训部门主抓、处室主动配合、干警自主参与的三级联动体系,以技能比武带动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并充分运用聘请知名学者担任挂职副检察长、理论人才列席旁听检委会等平台,逐步在刑事检察、职务犯罪侦查、民事行政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等业务领域构筑人才高地,连续两年在全市检察队伍建设会议上介绍教育培训工作经验。

    以工作实绩为标准检验素能建设实效。深入分析政治和经济社会形势,充分履行检察职责。2011年以来,受理批准逮捕1352件1663人,受理提起公诉1678件2146人,特别是针对食品、药品安全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和黑恶势力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予以严厉打击;加大查办群众反映强烈的职务犯罪力度,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67件74人,渎职侵权犯罪案件20件19人,相继办理“2.28”宏观经济数据泄密案、新华社内参泄密案等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案件,反渎局被授予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反渎职侵权局”称号;累计办理各类信访接待、来访咨询1000余件2400余人次,按照领导干部大接访要求安排接访400余批600余人次,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一批信访矛盾纠纷,保障辖区安全稳定,控申处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

    四、加强检察公信力建设,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紧紧围绕检察工作主题,做好检察职能宣传。依托新闻媒体的广阔平台,紧密结合社会热点策划主题,以检察官视角为群众解疑释惑,展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各项举措,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有效利用检察开放日、法制宣传日、普法教育“五进”活动等载体,深化检务公开,健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机制,广泛宣传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使命。

    紧紧依托先进典型推树,提升执法公信力。以“部门有先进,全院有典型”为目标,坚持抓典型、树标杆,以点带面,着力在全院营造学先进、赶先进、争做先进的氛围。坚持把典型宣传作为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先后推出全国优秀反贪局长张京文、“爱心姐姐”柳青、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马鲁原等先进典型,借助深入挖掘和深度策划,增强先进典型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争取群众广泛理解和支持。始终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加强与人大、政协和群众的联系,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坚持定期向人大及常委会汇报工作制度,接受人大指导和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特约监督员;定期邀请代表、委员和各界人士参加检察开放日、观摩刑事案件庭审现场和中层岗位竞聘等活动,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建议,获得充分肯定,民主测评成绩在2011年全市基层院建设考评中排名第三。

    五、加强检察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

    完善绩效考核工作。不断加大院级绩效考核工作力度,认真开展调研摸底,重点抓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部门二级量化考核机制,制定切实的绩效考核规定和奖励加分细则,形成科学、完整、动态、全面地反映干部素质和绩效的平台,并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广大干警工作积极性,使考核评价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优化检力资源配置。积极开展人才队伍建设调研,结合本院情况和区位特点,修订内设机构、领导职数方案,相继增设案管处、未检处、金融检察处等专门机构,推动队伍专业化步伐。紧密结合检察业务工作实际需求,科学制定人员招录和分配方案,做到人岗相宜;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配好配齐中层领导队伍。

    六、加强检务保障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保障

    服务检察中心工作。围绕检察中心工作制定计划、安排预算,做到经费最大可能向业务一线倾斜、向大要案倾斜、向科技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倾斜,年公用经费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业务经费特别是大要案经费增长率达到20%以上,在新业务楼启用后,办公用房和技术用房条件整体迈上新台阶,装备现代化水平取得显著提升。

    加大保障管理力度。围绕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要求,以强化管理为重点,有效提升理财、用财的能力和水平。注重保障一线部门装备供给的同时,严格落实上级及本院固定资产使用办法规定,细化各部门管理使用措施并责任到人,坚决杜绝固定资产损毁、遗失等情况发生,检务保障更加有力。

    二○一三年一月九日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