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广东

广东:发动社会力量,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2013-09-28 13:47:5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如何让“瘾君子”回归社会?近年来,广东省公安机关在“断网络、端毒窝、剿毒枭”的基础上,坚持“重预防、严管控、强管理”,打防管控多管齐下,逐步建立起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网络,建立健全就业安置工作机制,使戒毒康复人员能够顺利回归社会,有效降低了复吸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购买服务”招募大批社工

在广州市海珠区,在册登记的吸毒人员约有2300名。2011年8月,海珠区政府为切实推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公开向社工类社会组织进行招标采购,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服务。如今,在这里,有一群不穿制服的80后禁毒工作者,穿梭于社区的大街小巷中。

“由于长年吸毒,他们大多身患重病,家庭经济拮据。”80后社工陈思敏说。为了打开戒毒康复人员的心结,社工们逐个上门家访,耐心地解释服务理念,让康复人员逐渐了解并接受帮助,建立彼此的信任感。

而在与康复人员的接触中,社工们深刻体会到,对于康复人员来说,除了物质保障、正确指引和鼓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取得家人的谅解和信任。社工们呼吁,社会群体要改变以往对戒毒康复人员的认知,提升社会的接纳度,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认同和鼓励。“以前,他们遇到问题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用毒品来发泄,但现在第一时间他们会打电话给我倾诉,这让我感到意外,也很高兴。”陈思敏欣慰地说。

无私帮教让“瘾君子”变“武教头”

“要敢于面对自己过去的错误,才能真正改变自己!”说这句话的是35岁的跆拳道教练唐某。唐某从12岁开始吸毒,青春岁月几乎都是在铁窗中度过。然而,自2006年至今,他已成功戒断毒瘾7年。

唐某第一次吸食海洛因是在一个小旅店里。一个“朋友”将白粉递到了他面前。2年后,父亲叫来派出所民警,把唐某送去强制戒毒。2007年,唐某决定改过自新,来到上海打拼谋生。但有过吸毒经历的他,常常遭遇别人的冷眼。此时,唐某想起了惠州市劳教所。于是,他写信求助劳教所教育科科长吴红霞。

“唐某是我们几年来一直跟踪的戒毒对象,我及时把他的情况向所长进行了汇报,经商讨,把他的解教通知书复印件寄给了他,以备公安机关检查,并多次打电话鼓励他,让他一定坚持下去决不能走老路。”吴红霞说。“那时,得到吴老师的帮助,就像在深渊里看到了一缕阳光。”唐某回忆道。2008年,唐某学起了跆拳道,经过几个月的刻苦训练后,他成为上海一家跆拳道馆的一名助理教练,还先后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5级职业资格证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职称。这让唐某重拾了生活的信心。今年5月29日,唐某自己开设的跆拳道馆在惠州开张,他的人生掀开了新篇章。

(记者 李 喆 通讯员 陈健鹏 尹利勇)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