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九龙口,国家三A级风景区,素有“金滩银荡”之美誉。
这里,有这样一个被老百姓亲切称为“金滩银荡”守望者的优秀司法群体:全省涉诉矛盾纠纷化解先进集体、便民快捷特色人民法庭、服务地方经济特别奖等等。她就是建湖县法院颜单法庭。
一起文约纠纷的化解
2011年,王老汉因为一张不同寻常的招婿文约引起财产分割纠纷,从而将自己的儿媳及亲孙子告上了颜单法庭。
当初,儿子王强被招婿时,与王老汉签订了这样一张文约:儿子王强自此不再承担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王强在国外打工时不慎溺水死亡,留下了一笔赔偿金。这笔赔偿金如何分割,成了两位老人和儿媳、孙子之间争议的焦点。“按理说,爷爷不该告孙子,但该给我们的钱他们不给,我们没办法了,只好找法律。”王老汉无奈地说。
“金钱买不来亲情。”庭审中,法官引导双方要多思量爷孙亲情,思量对方的好处。爷孙双方在情法交融的庭审中解开了心结,庭审结束后都主动向法庭提出愿意调解处理,结果通过协商解决了纷争。“要不是法庭做工作,我们爷孙的感情也会因这次财产的分割一起被分割掉。”王老汉手里攥着调解拿到的钱动情地说。
近年来,面对农村中的“情法冲突”,颜单法庭的法官们注重采取调解的方式,突出“情理法”的融合,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在加深对农村传统习俗认真探究的基础上,把尊重传统与遵守法律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提升对民风民俗的感知力、对老百姓的亲和力和结合当地风俗习惯适用法律的创造力。
一条司法建议的力量
颜单法庭辖区内有40几家小微企业,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良好。
“我们镇去年财政收入1个多亿,主要支柱产业是照明灯产业,仅单庄就有10多家这样的企业。”颜单党委书记感慨道,“多亏了颜单法庭为我镇企业健康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司法建议,企业的蓬勃发展法庭功不可没”。
2012年5月,建湖县爱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因经济不景气,拖欠近百位工人数百万的工资款,由此引发工人集体罢工,到镇政府上访。
颜单法庭在受理这起群体性纠纷后,该庭庭长符广友主动找到企业老板和上访的工人,一方面,组织法庭干警分批次分时段对双方进行耐心调解,对其中情绪较为激动的工人甚至利用晚上时间到家中做工作;另一方面,法庭还主动帮助企业寻找滞销产品的买家。最终,厂方与工人们达成了分期补付工资的协议,一场影响较大的群体涉诉纠纷得以化解。
该庭通过审理民告企、企告企等典型案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采取司法建议和调研报告等形式,向党委政府和企业进行建言献策,有力地促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或防范类似问题的发生。今年,该庭共发出《关于如何规范照明灯企业的运转及其工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等5条司法建议,均得到了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落实相关部门采纳实施。
一次涉府案件的双赢
“真得感谢颜单法庭的法官们,他们既帮我承包下了新塘口,还帮我找到鱼苗的卖家,使我不但没亏本,还赚了钱。”渔场主杨某将锦旗送到颜单法庭时高兴地说。
事情的原委得从头说起。老杨与恒济镇东袁村在2008年签订了5年期限的鱼塘承包合同,今年合同期满,该塘口因镇政府渔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需要,杨某不能再续包。村经济合作社多次通知杨某按期让塘,但杨某坚持认为自己近期才放养的新鱼苗现在出塘,损失太大,坚决不让。镇政府实在难以协商解决,只得求助于法庭。
面对这样的情势,承办法官没有急于找老杨谈话,而是四处帮助杨某找到了鱼苗的买家,同时叮嘱园区负责人在出塘的时候尽量不要给老杨的相关渔业设备造成损坏。法官们的真情帮助打动了老杨,他终于同意让出塘口,使这起涉府案件的双方都成了赢家。
“对于涉府案件如果简单地依法判决,往往只是起了暂时‘止痛’的作用;只有合理兼顾各方利益,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颜单法庭在处理诸多涉府案件时,充分发挥了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更多考虑的是其社会效果,实现了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镇,使得涉府案件就地化解、不再成讼,这不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也有效地节省了审判部门的司法资源。(通讯员 顾大明 王正涛 严阿娣)
·江苏建湖法院执行工作快速反应机制见闻
·江苏建湖:审判管理“四维联动”助推法治梦
·江苏建湖法院:基层法官共同织就中国梦
·江苏建湖法院女法官掠影
·江苏建湖:巡回审判为民忙
·江苏盐城建湖法院:尚法惟民立公信 诉前调解示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