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季节,盐城市检察院政治部贺信发往响水县检察院,祝贺该院管理的响水县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中心荣获全国检察机关“百优”基地称号。盐城市检察院检察长戴飞告诉记者:“响水县检察院继获得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检察文化示范院荣誉后,这次警示教育中心获得全国检察机关‘百优’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称号,标志着响水检察工作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文化引领
小县建成大基地
在盐城市境内,响水县域面积小、人口少,称之为“袖珍型”的小县。2007年,时任检察长童加舟走马上任,响水县检察院干警人数最少,检察业务工作多在全市垫底。“精气神是响水检察洼地崛起的内在动力,激发精气神也是我们检察文化的核心。”响水县检察院上下达成了共识,由共识到共同发力。
刚上任不久,童检察长就遇到一个尴尬事情。一位税务系统领导向他提出到检察院接受警示教育。响水县检察院办公楼刚落成,尚需缝缝补补,根本没有来得及考虑警示教育场所。没办法,就按过去的老办法,由预防科长“上门”讲了一堂廉政教育课。
2007年,响水县院提出了检察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凸显预防文化地位,警示教育中心建设摆上日程。2010年10月20日,响水县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中心奠基。2011年5月10日正式启用,最高人民检察院预防厅长宋寒松出席了建成仪式。“反腐倡廉,教育为先,警钟长鸣,科学发展”,宋寒松厅长在警示教育中心留言簿上写道。
在响水,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中心有“三高”:
——高体量。它内外结合,分为警示教育报告厅、警示教育展区和多功能讨论交流区,中心周围建设廉政文化园林景观,为注入廉政宣传教育内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高规格。响水县委以制度建设保证为基准点,出台了《响水县警示教育中心常态化教育制度》,形成全县大预防格局。
——高科技。警示教育中心科技含量高,集声、光、电、形、色于一体,廉政教育预防形式鲜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模拟场景,寓意在诱惑面前需坚定,一旦动摇会破冰跌入万丈深渊。情景剧展厅收集案例剖析幻灯片、情景再现剧、专题片、忏悔蜡像68件,给参观者以心灵震撼。
效果为王
硬件孵出“软实力”
响水警示教育中心建成后,响水县检察院围绕分区布展内容,结合响水实际,推出“菜单制式廉政套餐”。根据“菜单”,可提供11项警示服务内容,即参观警示教育图片展,警示教育法制报告,身边人身边事案例剖析会,实地警示教育,廉政和预防知识培训、测试、竞赛,新提拔干部任前警示教育,新录用公务员警示教育,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检察约谈、信访提醒谈话,警示教育、普法宣传进基层和重点岗位风险源剖析会。
在运行两年多时间里,中心先后为全县168余批次单位举办了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接待了12000多名干部群众,开展对食品安全监管渎职、环保执法渎职风险、涉农补贴资金的管理使用管理环节专项教育20多次,发出检察建议15份。“进了中心门,大家入入神”,中心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警示教育,共有9名职务犯罪嫌疑人或违法违纪分子自首。
延伸辐射
预防与惩治同行
响水县检察院由点及面,延伸触角,辐射带动,走出一条“建设一个中心,筑牢一地防线,预防与惩治同行”预防职务犯罪之路。依托警示教育中心,联合县委党校,开展预防教育进党校,党校课程进警示中心活动,出台《响水县预防工作进党校实施方案》,先后办班5期,学员达200多名;和县纪委联合开展全县村支书廉洁履职培训班,全县首期60名村支书参加了培训;先后在29个县直机关,7个镇社区,16家企业,19所中小学开展法制讲座、预防宣讲和知识测试等预防职务犯罪活动;激活警示教育中心的“蝴蝶效应”,推动侦防一体化。
警示教育中心的建设,带动预防文化的长足发展,品牌效应渐显,2012年被省委宣传部等部门联合授予“江苏省廉政文化示范点”,入选响水县2012年度“十佳廉政新事”。近三年来,响水县职务犯罪发案率阶段性同比下降25%,同时查办了黄海农场窝案等一批有影响的大要案件。
响水县检察院检察长陈宏成表示:“警示教育中心被评为全国‘百优’,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以此为起点,我们将加倍努力,让它发挥更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