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北京

北京门头沟首建农民工维权工作站

2013-09-22 08:36:2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确保地区稳定,门头沟区于2013年1月成立了全区首个“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在这里农民工可以享受到便捷的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同时还可以通过工作站的热线电话随时与这里的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和沟通。据了解,农民工维权工作站成立半年多就已经接待农民工法律咨询约700次,受理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400余人,并成功为农民工索要薪金、工伤赔偿款等数百万元。

    记者了解到,为了使农民工的维权诉求得到及时化解,维权工作站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诉前调解”,将诉前调解作为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的前置程序。同时,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针对农民工在合同履行、工伤赔付、经济补偿等方面的纠纷做了大量诉前调解工作,有效化解了企业与农民工双方的矛盾纠纷。

    2013年4月,来自河南的务工人员王诚(化名)在某建筑工地上班还不到一个月,就在工地上被钢筋击中腹部,不得不切除20公分小肠,失去了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能力。事后,王城曾多次找用人单位讨要说法,单位虽然同意出医疗费,但双方就赔偿问题却一直无法达成一致。

    无奈之下,王诚找到了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困境后主动为其联系了律师,并由律师陪同王诚一起到工地与所在单位协商调解。通过律师依法依理进行详细解释说明,仅用3天,王诚就满意地拿到了补偿款。

    据统计,工作站自成立以来,通过“诉前调解”机制为100多人次农民工挽回损失50万余元,受到企业与外来务工人员的共同赞誉和好评。

    维权工作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作站成立后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农民工在维权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法律援助,而他们自己既不会写法律文书,也找不到诉讼代理人、不知道如何起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维权工作站加强与主管部门配合,将农民工维权工作站设立在了矛盾比较突出、农民工聚集较多的区劳动监察大队,并派驻1名法律服务专职工作人员,与劳动监察大队以联合接待、案件分流的形式合作。工作中,深入到10个建设工地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服务需求,及时介入涉及个人劳务雇佣关系、工伤、人身损害赔偿等监察大队职责范围以外的案件,为农民工提供全面的法律援助服务。

    外来务工人员王强(化名)等16人在向某劳务公司多次讨薪无果的情况下,攥着某劳务公司为其开具的“空头支票”找到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工作站审核后很快便为王强等人提供了法律援助。接手此案的刘律师,多次联系劳务公司,向其讲明利弊关系及应承担的责任,终于说服劳务公司派人领取诉讼材料,使诉讼得以顺利进行,最终被拖欠的16万元工资款如数发放到农民工手里。

    农民工维权工作站的高效运行,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工作站也真正成了农民工反映心声的渠道和维护权益的帮手。

    据了解,随着门头沟区经济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一些企业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截至今年8月,门头沟区各类企业拥有农民工13300余名。农民工为门头沟区建设作出了贡献,但由于大多数农民工文化程度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依法维权能力不强,也为社会稳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随着维权工作站影响力的扩大,许多农民工把工作站当成了娘家人,遇到困难就会主动来寻求帮助,有什么苦恼和心里话都会向工作人员倾诉,仅上半年工作站共受理各类法律咨询660余人次。工作站的贴心法律服务有效地疏通了用工双方的联系沟通渠道,形成了用工双方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得到了农民工们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许多农民工表示:“有了维权站这个娘家人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在这里打工我们安心、放心、舒心。”(记者 王斌 本报通讯员 张昕)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中国游客因企业纠纷滞留韩国如何依法维权
·河南驻马店:维权服务联系卡心系新兵乐大家
·河南:法律援助农民工维权的绿色通道
·河南开通法律援助农民工维权的绿色通道
·重拳出击 家电等五大领域消费维权到底难在哪?
·工商总局开展重点领域消费维权

·工商总局开展重点领域消费维权
·中青报:敲诈勒索成环保维权的又一“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