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理论频道> 司法体制改革

德国良好社会秩序的功臣

2013-09-17 09:21:06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在德国这个素以严谨及良好秩序闻名的国家,社会治安及社会秩序的维护除了警察的功劳外,也离不开各城市秩序局执法人员的努力。通过在德国20余天的培训及访问,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德国,有两类人能够上街执法,一类当然是警察,另一类就是秩序局的执法人员。后者还曾被德国总理默克尔称赞为“德国良好社会秩序的功臣”

    8月21日,本报记者一行访问了汉堡中心区秩序服务局,通过该局负责人龙费尔先生及熟悉该局运作的哈森海姆女士的介绍,更深刻且直观地了解了秩序局这个维持德国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部门。具搜查处罚等诸多职能

    据哈森海姆女士介绍,德国各地方政府均下属有秩序局,该局是德国城市的主要行政执法部门。然而,由于德国各地法规及政策的不同,各地秩序局的组织架构也不尽相同。就汉堡而言,数年前,该市只有一个部门(即汉堡市秩序局)负责全市的秩序管理,然而在2006年3月,汉堡市秩序局被解散,改为在该市7个大区每区均设立一个秩序局,原有统管汉堡市的秩序局不复存在。目前,就管辖权问题,汉堡市设有专门的市民热线,民众如有涉及秩序局的问题可致电热线,工作人员会解答其问题由哪个大区的秩序局负责解决。

    秩序局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如负责居民身份的登记、交通、车辆管理、兽类管理、食品监督、环保等方面的事务,并具有规划、卫生、建设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权。

    具体来说,秩序局的执法人员具有投告权(将获取的相关违规违法情况上报)、身份查验权(如要求可疑人员出示身份证件)、物品的暂扣权(如有经营者违规经营,可暂扣其物品)、搜查权(如公民拒绝出示身份证件,该局人员有权搜查)、处罚权等。此外,在发现涉嫌违法、违规的可疑分子时,该局执法人员有权对其使用手铐,但不可将其带离扣押,只能将具体情况通知警察,由警方处理后续事宜。素有“风纪警察”之称

    在德国,秩序局的执法人员有“风纪警察”之称,管理着德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德国人喜欢在户外饮酒、喝咖啡,享受休闲时光,因此许多餐厅、酒馆会将桌椅摆在店外,不可避免地占用了部分公共用地。而根据汉堡的道路占地法规,餐厅、酒馆及花店等经营场所若将桌椅及售卖的花卉摆放在店外,其摆放的合法性、可摆放的面积、位置等均有详细规定。若经营者违反法规,则秩序局执法人员有权责令其改正或对其进行处罚。

    此外,有个别德国家庭会将老旧、废弃的自行车、机动车“扔”在庭院或花园里,长久不加以处置,这一行为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环境。对此,秩序局的执法人员有权进行管理。最初,可在废弃车上“贴条”,通知车主在一周内处置废弃车辆。如车主在一周后仍未处理,执法人员会将废弃车拖走进行处理,届时还会将废弃车的处理费用及相关罚款根据车辆牌照登记的地址寄送到车主手里。

    不光是废弃的汽车、自行车,垃圾问题也可照此办法进行管理。例如,经常有民众向秩序局投诉,说邻居家的垃圾分类不合理或者是有人将垃圾胡乱丢弃,在处理此类情况时,秩序局的人员也可先将垃圾代为处理,再给事主寄送罚单和处理费用(即便是随意丢弃的垃圾,执法人员往往也可在其中找到其主人的相关信息)。

    另外,在一些定期举办的集市等人群聚集场所,较易出现与社会秩序相关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各地方的秩序局一般会组织由五到六名外勤人员组成的小组,在集市举办地巡逻,如遇到有民众在没有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售卖货品,可根据情况进行劝阻或处罚。

    据悉,每名秩序局的执法人员都配备有数字对讲机、照相设备等,方便其在发现违规、违法情况时进行拍摄取证或与同事进行沟通。亦负责宠物类管理

    秩序局的工作范围还包括对兽类的管理。哈森海姆女士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在2000年,一德国男婴被两条家养狗咬死,这一惨剧发生后,德国对于狗类的管理更加严格,如汉堡的秩序局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小组,一些大型犬被禁止饲养,而且在一些场合也不允许狗类出现,汉堡中心区秩序局还为此专门配备了运输危险狗类的车辆。

    目前,德国民众如要养狗,需在狗身上安装记载详细信息的数据芯片,这一装置即方便了狗的主人寻回丢失的宠物,而且在发生纠纷时,也可以依据此信息追究责任。秩序局人员在外出执法时,都会随身携带数据芯片的解读器。

    此外,民众需为每条狗上税,目前汉堡共有约40万条狗,在此方面的年税收约80万欧元。政府在收税的同时,也为狗类开设专门学校,鼓励狗的主人将狗送入学校学习。根据秩序局的规定,如一些狗的主人在带狗外出时没有拴上牵狗绳,则秩序局也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对此,哈森海姆女士遗憾地说,目前还没有现场开罚单的仪器,秩序局工作人员只能先行记录,回到办公室再将处罚情况录入电脑。保障城市停车有序规范

    除了上述方面,对于交通及车辆停放的管理也是秩序局工作的重要方面。每名秩序局人员都配有手动记载器,遇有违规停放车辆等情况,只要将车牌号码输入记载器,这一仪器就会显示车主的所有相关信息,方便了执法人员处理违规情况。此外,在回到办公室后,执法人员将该仪器连接电脑,则车主的信息及违规情况将可上传专门的系统。

    令记者惊讶的是,根据秩序局的可靠统计数字,在汉堡这样的大城市,只有17%的车主在停车后会自觉到自动停车售票机前交费,另外还有车主即使购买了停车票,但所停车的时限也远超缴费时间。

    逃缴、少缴停车费的现象屡见不鲜,不仅造成了汉堡市政府不小的财政损失,也使得一些停车位被违规长期占用,许多车主在高峰时段甚至找不到停车位,间接造成了交通堵塞。

    为此,自2013年1月开始,汉堡中心区秩序局新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负责大型停车场的巡逻工作。该秩序局还新雇佣了25名外勤人员,将汉堡中心区细分为8片区域,每片区域每天巡逻4次,且经常更换巡逻的时间和地点。此外,还将停车场自动售票机与秩序局指挥中心的电脑联网,这样通过外勤人员的巡逻与科技手段,促进车辆的有序管理。在试运转1年后,将视成果决定是否将这一工作继续执行下去。与警察部门协同配合

    在外出执法时,尤其是遭遇违法分子时,秩序局的工作人员可能会遇到一些危险情况。因此,记者也询问了秩序局的执法人员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对此,哈森海姆女士表示,他们在外出时会携带防身喷雾剂、手铐、可伸缩的电棍等设备。但是她以自身的经历向记者解释,在遇到危险时,虽然可使用这些设备,但目的并不是给对方造成人身伤害,而仅是保障自身免受违法分子的伤害。例如,在使用电棍时,秩序局的工作人员一般会将电棍作用在危险分子的手腕、手肘,而不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因为使用电棍的目的是打落其所持武器,而不是伤害其身体。

    目前,警方的职能与秩序局的职能也存在少许重叠之处,如对于违规停车问题,秩序局的执法人员有权管理,负责交通治安方面的警察也有权管理。哈森海姆女士说,对于这些职能重叠,职责划分不清晰的领域,他们也比较苦恼,不过相信通过进一步讨论、沟通,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德国的警察部门与秩序局是相互配合、相互依靠的关系,举例来说,如有个别小摊贩拒绝配合秩序局人员的执法工作,他们就需通知警察部门来处理,而警察部门如果在街道上发现乞丐等影响社会秩序的人员,也需通知秩序局来解决问题。

    总体来说,95%的工作可由秩序局的工作人员自行完成,而5%的工作需要秩序局与警察部门协同配合来完成。在德国,秩序局的执法人员与警察相互配合,保障德国社会向着更加安全、有秩序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