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将基层派出所的有限警力释放出来,今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联合市司法局,积极改革调解工作模式,创新推出司法调解员进驻公安派出所,专职调解矛盾纠纷的“公调对接”工作机制。自今年5月中旬起,百名新招聘的调解员进驻市区44家派出所,建立起一座公安资源与司法行政资源有效整合的矛盾纠纷调解新平台。
“公安工作与大调解工作有机互动,形成合力,实现了社会信息资源共享,提升了源头性、苗头性问题的预警能力,基层警力也从繁杂的纠纷调处中得以释放,专注做好打防管控等公安主业。”徐州市公安局局长孙建友说。
“调解员驻所制”有效释放警力
今年3月,徐州市公安局联合市司法局制定 《关于实行司法所调解员派驻公安派出所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以“警情分流有序、警力有效释放、调解主体归位、提升群众满意”为目标,推进司法调解员“驻所制”,实现民生警务与能动司法有效嫁接。
按照各派出所不少于2人的标准,从工作经验丰富的政法系统离休干部、基层老党员等人员中选聘调解员,签订用工合同,实施岗前培训。徐州市政府每年专门划拨300万元用于驻所调解员工资和办公支出。在派出所建立专门的调解室,将调解数、成功率、满意度纳入年度考核。
鼓楼分局鼓楼派出所地处市中心,矛盾纠纷占接警总数的一半。开展公调对接驻所制以来,鼓楼派出所共调处纠纷126起,成功率达95.2%,满意率100%。“公调对接”工作机制的运行,减少了辖区信访案件、民转刑案件的数量,使民警从纠纷中解脱出来,专心进行“打防控”,发案率同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有效改善了治安状况,密切了警民关系。
“调解跟进回访”杜绝矛盾复燃
为彻底解开矛盾双方的思想疙瘩,驻所调解员定期对调解协议履行情况进行回访、记录,跟进反馈重点纠纷调解情况,摸透当事人的思想状态以及社会效果,并及时跟进教育疏导,引导双方当事人摒弃前嫌,消除心理芥蒂,有效防止矛盾纠纷出现反复,让矛盾纠纷 “无缝可钻”。
“当前,各类矛盾‘燃点’较低,一旦调解不到位,极易导致矛盾激化升级。”徐州市司法局局长刘宏方告诉记者,“公调对接”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轻微矛盾化解,复杂矛盾软化。目前,徐州市区的基层派出所已实现了“公调对接”全覆盖。据初步统计,自5月份以来,驻所调解室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80起,调解成功率达97%,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98起。
与此同时,徐州市公安局还推出“公调对接便民服务大篷车”,组建重大疑难纠纷会战专家队,开展流动上门调解服务。(记者 刘翔 李凛)
·江苏常熟检察院合心工作带党建
·江苏连云港交警:3嫌疑人长途贩运3千克冰毒
·江苏政法委: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教育实践活动
·[视频]江苏:怀孕遭辞退 法援介入女工获赔
·江苏:积极发起和参与集群战役
·江苏司法厅厅长调研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司法厅厅长调研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江苏江阴破获“邮包藏毒”电信诈骗案
·江苏海陵法院强力整治城市违法广告
·江苏:拓展教学培训内容 提高实战应用水平
·江苏优秀青年法学家评选揭晓
·江苏南京裁定首例省环保厅非诉执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