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放宽法治进步助推司考持续升温
9月14日、15日举行的第12次国家司法考试,全国报名人数达43.6万余人,创12年来最高纪录。
司法考试为何持续升温?多位司法局负责人及曾参加司法考试的“过来人”今天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政策放宽和国家民主法治进步是升温的两大主因。
今年,贵州省遵义市报名司法考试人数为历年最高的1346人。遵义市司法局局长肖军认为,司法考试升温首先得益于国家政策。
“2007年以来,我国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贫困基层地区,进一步实施放宽报名学历条件、降分录取政策,让更多人有机会报名参加司法考试并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肖军说。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助理审判员李楠君对2008年“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名司法考试”的政策调整印象深刻。
当年,李楠君报名参加并顺利通过司法考试。“毕业那年法院招考的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司法考试。”这让符合条件的李楠君捷足先登。
记者了解到,应届本科生可报名参加司法考试政策实施前3年,近4万名学生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除了针对西部地区和大学生的放宽政策外,我国分别于2004年和2008年开始,让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和台湾居民报考司法考试。之后,共有3100名港澳居民参考,190人通过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江苏省南通市司法局局长张武林认为,除政策因素外,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也是重要原因。
“近年来,中央特别强调要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国家重视法治让更多年轻人对法治中国愿景充满信心和期待。”张武林说。
同时,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不仅有效提升了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和社会地位,也为年轻法律人提供了更多岗位和选择机会。
“如今,不仅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工作必须通过司法考试,几乎所有与法律有关的工作,司法考试都是一块敲门砖。”在北京一家央企法律风险部任职的梁敏说,其所在部门所有人都通过了司法考试。
“社会对法治的崇尚聚集了司法考试的人气。”梁敏说,法律人在社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司法考试升温,也离不开各级政法机关的大力支持。张武林和肖军均提到,公检法部门鼓励员工参加司法考试,临考前给参考者一定复习时间。同时明确,岗位晋职晋级与此挂钩。
为让更多人了解司法考试、参与司法考试,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载体,以及走向街头走进校园,宣传司法考试;此外,通过媒体、网站提醒、邮件、短信等方式,告知报名截止时间,尽可能避免漏报名现象发生。
“司法考试趋热,为法律工作储备了大量法律人才。遵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法官、检察官断层现象并不严重,司法考试功不可没。”肖军说,去年,遵义司法考试通过率达33.5%,为历年最高。
据北京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北京市一直是国家司法考试全国最大考区,报名考生占全国近十分之一左右。今年,由于北京首次实行报名全程网络化管理,报名考生比去年大幅增加6.8%,达到30100人,考点数量也相应增加7个,达到47个,考场达1004个。
针对不少考生在截止日前忘记打印准考证、考试当天忘记带证件的情况,北京市司法局9月11日利用短信平台给每一位报名考生发送了提示短信,提醒考生考前注意事项,警惕诈骗信息、诚信参考。
据山东司法厅透露,山东省司法考试人数再创新高的原因在于,政法系统工作人员、在校学生以及社会上真正有意愿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参加司考的越来越多。
山东省司法厅厅长王本群14日巡视了山东地区的多个考点。王本群告诉记者:“法治梦是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要实现法治梦,就必须吸引更多的法律人才参与到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来,而国家司法考试则为普通人向法律人转化提供了专业的平台。”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司法考试处处长王明森介绍,今年新疆司法考试报名人数为11193人,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其中汉语答题者6736人,维吾尔文答题者3396人,蒙古文答题者69人,哈萨克文答题者992人。据统计,11年来,新疆共有82538人报名参加考试,1.5万人通过考试获得各类法律职业资格,有3700多人取得A类资格。
在司法部规章制度基础上,广东省司法厅对考试报名资格审核、考务组织、突发事件处置等诸多工作环节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具体规范,率先制定更细致、更严密、更具操作性的工作规章制度。
今年出台的《广东省国家司法考试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细目》,不仅对司法考试各个环节和步骤进行了规范,还在全国首次对考点考场设置布置、试卷保密室建设标准和设备配备标准等进行了明确。
江苏司法厅微博直播司考
江苏省司法厅通过官方微博江苏司法行政在线,首次对司法考试现场进行全程直播。《法制日报》记者今天获悉,从9月14日司法考试第一天发出第一条微博至15日下午考试结束,江苏司法行政在线共发出微博65条,其中图片超100幅,几乎每条微博都被粉丝转发、评论。
14日上午8时18分,江苏司法行政在线微博发出泰州数个考生在考场禁区外抓紧最后时间“啃书”照片,随后有关19个考点的大量图片,包括考场无线电监测车、特需考生休息室、考生进场安检、考场情况、考试间隙等现场图片很快发布。
开考后的微博直击,更加夺人眼球。扬州考场坐轮椅残疾人上考场、南通考场“父子兵”、徐州考点出现71岁“银发考生”、镇江考点工作人员搀扶一拄拐考生上楼、南京考点武警站岗、苏州考点一人突发疾病被及时送往医院,以及中纪委监察部驻司法部纪检组监察专员李晓棠在南通一中巡考督考图片,既直观、及时,又让人感受到司法考试背后透露出的浓浓人情味。
据了解,考试前,南京通过市内地铁、公交的车载视频系统播放倡导规范考试行为、信守应试规则的宣传片。苏州则推出二维码服务卡,只要手机扫描卡片上的二维码,就能够迅速登录到苏州国家司法考试的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整个考试期间通过微博直播可谓是第一次对司法考试全景解密。
河南考区全实行指纹认证
记者从河南省司法厅获悉,今年,河南共有23436名考生报名参加司法考试。与以往不同的是,所有考生均须进行指纹验证后才能进入考场,以避免出现替考。
记者在漯河市考区看到,指纹认证通道前专门设有湿毛巾,考生必须先擦手再进行指纹认证,防止指纹作假。
河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王文海介绍,今年河南省所有考区实行指纹验证入场、全新屏蔽仪、切断网络、流动监测车监测、信号干扰、三级督察6项措施,防止作弊行为。
据悉,郑州市考区的司法考试今年一改由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首次上升为市政府直接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做好考务工作。
214名台湾考生在厦门参考
记者从福建省司法厅了解到,今年全省共有13151人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比去年增加115人,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在确保公平的前提下,继续为台湾居民提供特别服务,委托海峡两岸法学交流协会协助台湾考生完成上传电子照片、网上交费等报名手续,受到广泛好评。
据悉,今年,网上交费银行由去年的两家扩至5家。考试期间,每个考点均配备打印机,为遗失或尚未打印准考证的考生及时补打准考证。此外,今年福建作为国家司法考试试卷(卡)电子标签和考场安全管理系统试点的两个省份之一,对参考人员的身份证件进行真假识别,对实际参考人员进行拍照比对,有效防止替考行为。
记者了解到,在福建工作、学习、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去年只能在福州、厦门报名,今年则可以在该省各考区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在前来厦门参加考试的214名台湾考生中,有一名是需要乘坐轮椅的残疾人,为了方便该考生,厦门市司法局专门书面请示司法部,将该考生安排到他熟悉的考点和较低楼层。同时,提前与考点学校联系,要求考点指派专人在校门口接送该考生至考场,并安排好午餐和午休地点。
武汉首全程视频监控考区
为保证司法考试公正透明,国家司法考试湖北省考区进一步加大反作弊工作力度,除按常规派出督考组以外,今年首次在武汉考区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对考试进行全程监控。
湖北省今年共有16249人报名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全省设考场545个。其中,武汉考区共设3个考点,328个考场,9838名考生在此集中应考。
据介绍,武汉考区今年实现考场视频监控全覆盖,328个考场的监控摄像头全部启动即时监控,考生的一举一动将录制成像。考场视频监控图像将作为资料保存,在阅卷过程中,如果出现雷同卷,考务人员可通过视频录像确定是否构成作弊。 相关文章:
·江苏省今年司考人数创历史新高
·江西:防范打击作弊维护司考公平公正
·广东省司考人数超3万 位居全国第一
·广东司法厅:周密部署应对司考舞弊
·山西省司考将实行“无声入场”
·河南省两部门下文共同打击司考无线电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