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交管总队以自治区 “8337”发展思路为指导,强力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构筑祖国北疆道路交通安全屏障。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共发生一般程序处理道路交通事故1417起,死亡306人,受伤1388人,直接财产损失554.66万元;同比下降20.48%、39.76%、24.97%、41.90%,四项指数降幅、货车事故死亡人数和G6高速事故死亡人数同比降幅均居全国前列。
找准定位:
以压事故保畅通为着力点
地域广、公路里程长与警力少、管控面积大的矛盾突出。这是内蒙古道路交通管理的区情实际。如何在矛盾中寻找平衡点,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这是摆在每个交管部门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马明指出:“为百姓平安出行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是公安交管部门践行群众路线,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维护稳定和谐的首要问题。更是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构筑祖国北疆道路交通安全屏障的基本要求。”
今年以来,总队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实招频出,全力压事故、保畅通。总队长张效敏介绍,总队今年以深入开展“意见实施年、平安畅通年、基础建设年、管理创新年、科技应用年、形象提升年”的“六个年”活动,全力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
总队把营运客车、危险品运输车辆、校车作为管控重点,坚决防止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联合运输、路政等部门对辖区客运企业、汽车站进行细致、全面摸底调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进一步督促客运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推动客运车辆GPS第三方监控。创新建立161个校车管理中队,对校车、接送学生车辆实行属地化管理,至今无一起校车事故。4月1日起,开展“大排查、大教育、大整治”货车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共开展统一行动12次,排查车辆逾期未检26.4万条。
与此同时,部署开展夏季“清风”交通安全攻势,源头隐患“清零”、路面“降速”、交通安全“警钟”、交通安全大教育活动、整风肃纪行动等五个专项行动齐头并进,全力管控。上半年,全区共查处道路交通违法600万起。
扎实推进:
以管理创新为着眼点
从7月23日起,内蒙古机动车主为车辆申请号牌时由原来的“5选1”扩大到“20选1”。这是交管部门进一步延伸便民利民、服务群众渠道,最大限度地为广大车主提供更多选择,满足选号需求。今年以来,总队立足实际,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上半年,内蒙古交管总队制定出台服务群众八项措施,即下放小型汽车驾驶证考试、机动车注册登记业务,将驾考科目一考试权限下放到县级车管所,将国产免检小型汽车注册登记业务下放到旗县车管所办理,在汽车4S店推行代办机动车注册登记业务,在农牧区推行摩托车“带牌销售”;通过广播、电视、微博、短信等媒介,及时向社会发布道路交通路况及出行提示信息,方便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在互联网站及交管执法服务场所建立道路交通违法查询系统,方便群众查询个人交通违法信息等。
加强服务:
以践行群众路线作为出发点
今年以来,内蒙古交管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听民意、找问题、改工作。今年上半年,“总队长信箱”共收到群众来信955件,办结891件,办结率为93%。全区交警官方(新浪、腾讯)微博共发布信息5919条,发布微信540条,全区交警微博粉丝达112万。
倾听民意,创新管理,加强服务是内蒙古交管工作的又一大特点。围绕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内蒙古各级交管部门立足实际,纷纷打出特色牌。内蒙古交管总队定期邀请主流新闻媒体为总队工作 “把脉”;呼和浩特市交管支队向社会各界聘请100名监督员为交管工作提意见;包头市交管支队通过支队长织“围脖”、收“邮件”,已逐渐成为交管支队听取民意、网络问政、网上监督和网络服务的新窗口。(通讯员 张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