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安徽

安徽合肥高新法院:知产审判的“轻骑兵”

2013-09-09 08:50:2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在高新法院法官的调解下,原告上海英雄(集团)公司和被告肥东县3家超市达成庭前和解,三被告停止侵权,当即支付了赔偿款。张先伟 摄

  “在合肥高新区法院,我得到了理解,得到了在异乡想不到的法官亲人般的包容与温暖。我感叹这个并不多么声名显赫的法院却有力地撑起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片天,我感叹这个仅仅只有3位法官的审判法庭,用自己的责任、担当、真诚、耐心、细致,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这一神圣的称号!”这段饱含深情的话,是一位知名博主写给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的。

  这位当事人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是什么打动了她?近日,笔者专程来到安徽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了解到该院民三庭三位法官如何通过公正、真诚、耐心的办案,赢得当事人发自内心的尊敬与感激。

  ■草根写手从怀疑到感谢

  今年2月,新浪女性情感专栏知名博主曹晓丽向合肥市高新区人民法院提起29起诉讼,状告合肥8个单位的网站未经其允许,擅自转载其博客中的原创文章,侵犯其著作权,请求判令赔偿经济损失合计29万元。

  对高新法院而言,这本是常见的一类著作权侵权案件。远在河南巩义的曹晓丽却担心一家基层法院能否审理好网络著作权案。她给高新法院院长丁寒梅写来第一封信,信中称案件事实复杂,不宜适用简易程序。因为她在其他省法院起诉的同类案件不仅适用普通程序,而且经过了院审判委员会的讨论,还久久不能得到处理。她更担心的是审理该案的3位法官中有两名年轻女法官,对她们办案能力持怀疑态度。曹晓丽要求案件改为普通程序,换成其他法官审理。

  面对当事人的担心和怀疑,丁寒梅要求民三庭“依法、公正、稳妥处理”。

  尽管受到曹晓丽的质疑,3位法官仍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一方面劝说被告与曹晓丽直接协商解决纠纷,一方面动员案件数较多的被告在曹晓丽系列案件第一天开庭时派人到法院先作沟通。

  令曹晓丽感到意外的是,有一家杂志社首先主动联系她,商谈庭外和解。一开始,她以为是该杂志社不想外传侵权情况才快速与她达成和解。她万万没有想到,在法官的斡旋下,又有5个单位主动和她联系,有6起案件没开庭就达成了和解。

  3月21日,曹晓丽系列案件正式开庭。当天上午审理的是曹晓丽与一家网络公司之间的4起案件,旁听席上还坐着下一周才开庭的两个被告的委托代理人。法官见双方均有调解的意愿,没有当庭宣判。休庭后,法官就案件的争议焦点问题与庭前处理方式再次听取曹晓丽的意见,并当即组织旁听席上的当事人与她调解。通过近1个小时的沟通,有1起案件当天中午达成调解协议。

  原定用近两周时间开庭,结果在两天之内即开完庭或组织提前调解,成功促成其中的17件案件双方达成和解。在部分案件中,双方对今后的用稿方式亦达成双赢的意向。

  曹晓丽怀着忧愁而来,带着成功的喜悦返回河南。此后,3位法官采取电话调解的方式,与双方当事人反复沟通,向有关被告的主管领导直接说理释法,促使双方换位思考。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在双方互谅互让的基础上,剩余6案也最终庭后和解。

  对于原、被告庭后达成的和解意见,法官组织双方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修改和确认,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减少了曹晓丽作为外地当事人的诉讼成本,省去了她来往奔波的劳累。除开庭两天外,曹晓丽没有再次来到合肥,却迅速收到29件案件的和解款。

  曹晓丽满怀感激之情,再次向高新法院寄来信件,只不过这次是表达对她前次疑虑的歉意和对法官的感谢。她同时给安徽高院院长张坚写信,表达了内心的感受:“合肥高新法院用一位母亲般的胸怀给了一位执著维权的原创作者太多的温暖,太多的感动。……让我从心底深处感受到了合肥知识产权法官难得的可贵,我真诚地向安徽法院这3名好法官发自肺腑地说一声谢谢……”

  ■根据当事人预期做调解

  对一位当事人来说,29起案件结局圆满,也许一生难忘。而对于高新法院民三庭的3位法官来说,这只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这个年轻的庭室,承担着全市知识产权刑事、行政和民事案件以及全省(除芜湖市以外)集中管辖范围内的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审理工作。3名法官、2名书记员,平均年龄29岁,在2011年5月试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模式以来,至今办理了各类知识产权案1034件,创下个人年办案328件、法官年人均办案290件的记录。今年1至8月,赵晨法官审结238案件,审判效率在全院名列前茅。

  虽然披星戴月加班工作司空见惯,但法官们从不一判了之,坚持把服判息讼、案结事了作为工作目标。这意味着法官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用来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2月19日,由于前一天突降大雪,合肥银装素裹。上午的两个庭审照常进行,然而第一个庭审时间到时,双方当事人均未按时到庭,都表示正在赶往法院的路上。考虑到雪后难行,法官打电话叮嘱当事人路上注意安全。这句话让当事人在寒冬中感到暖意,觉得法官可亲、可信、可敬,为调解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当事人陆续到庭后,法官抓住时机进行调解,经过两个小时的说理析法,两起案件不仅都达成和解协议,而且两被告均当场履行了赔偿款项。

  有的案件,即便在诉讼过程中没有调解成功,只要有可能,法官仍适时组织判后调解。在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中,很多被告系个人或个体工商户,在判决前处于观望态度,在判决后一边提交上诉状,一边明确地表示愿意调解。法官会在上诉期满之前安排原、被告再见面一次。由于这时双方对于法院的判决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往往能够达成判后和解,实现服判息诉,减轻讼累。以这种方式案结事了的案件近年就有10余件。

  据介绍,该庭法官在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采用三段式调解模式,根据当事人在庭前、庭审、庭后不同的心理预期,将调解贯穿审判工作始终,结合案情说理释法,切身为双方当事人考虑,提高调解工作的实际效果。近两年,知识产权民事案件调撤率都在64%左右,调撤案自动履行率达到100%,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切身利益。

  “三合一”

  提升专业化水平

  2011年6月29日,一起侵犯著作权罪、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案件在高新法院开庭,却是由民三庭法官组成合议庭审理。这是安徽省试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集中审理的“三合一”审判模式后的刑事第一案。虽然该庭法官有一定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审判经验,但面对知识产权刑事、行政案件这一全新审判领域,能不能办好,外界起初不无怀疑。

  3位年轻法官在繁忙的工作中,通过各种方法提高自己的司法能力。当年底,公安部挂牌的被告人项敏等25人开设网络游戏私服侵犯著作权罪案的审理,让该庭经历了“三合一”审判模式下的第一次大考。

  当时正是年底结案的关键时期,这一重大刑事案件的不期而至,客观上打乱了原定的年末工作步骤。25名被告人中有21人取保候审,而且多分布于外省,在短期内分别联系各被告人,令其来院办理必要手续并按期到庭就是一项十分繁杂的事项。如果有一人不按时来开庭都会让审判过程受到重大影响。当最后一名被告人提前出现在法庭门口时,所有的工作人员才稍微松了口气。

  接下来5个多小时的庭审,在法官驾驭下连贯紧凑。辩护人在庭后深有感触地说,没想到民庭审理刑事案件,庭审节奏也把握得这么好。

  由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先行圆满调解,该案作出判决后,25名被告人全部服判,无一上诉。此案后来被国家版权局列入2011年全国十大案件之一。此案的成功审理,标志着该庭在试行“三合一”模式的第一年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实行“三合一”审判模式两年来,该庭已经审结知识产权刑事案件39件,服判率87.2%,上诉案件无一发回改判。该庭审结的首起侵害知识产权单位犯罪案件,成为2012年合肥市十大知识产权案件之一。“三合一”审判模式切实发挥了刑事司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作用,依法惩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犯罪分子,打击和遏制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活动,实现刑罚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功能。(李忠好 周瑞平 方 林)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安徽高院推进人民调解工作
·安徽淮北市烈山区法院深入推进“法律六进”
·安徽高院全面部署再审审查工作
·安徽检方介入砀山特大交通事故调查
·安徽铜陵边检站加强文化建设投入
·安徽宿州灵璧整治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

·安徽宿州灵璧整治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
·安徽政法委:教育实践活动要让群众监督把脉
·安徽统一行动抓获网络涉毒人员337名
·安徽统一行动抓获网络涉毒人员337名
·安徽:加强作风建设 提升审判质效
·安徽32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干部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