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重庆

重庆秀山:曲曲山歌,唱出警民片片深情

2013-09-08 10:37:2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秀山梅江派出所民警石峰真心为民办实事,苗寨群众将他的故事编成歌谣

曲曲山歌,唱出警民片片深情

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梅江镇民族村是重庆市唯一的原生态苗寨,300户苗家乡亲至今传承着用苗语沟通交流、用歌声抒发情感的生活方式。去年初,41岁的石峰担任秀山县公安局梅江派出所副所长并兼任民族村驻村民警后,一门心思为民办实事,赢得了苗寨乡亲的信任和爱戴。

“石警官现场把公办,乡亲们直夸真方便,派出所开到了身边边……”

今年9月初,本报记者走进民族村下辖的金珠、三大坪、花香等村组,探访石峰为民服务的事迹。不曾想,苗寨乡亲把石峰亲民爱民的事编成了苗家山歌在歌唱。一路走、一路听,一曲曲发自肺腑的山歌,演绎出和谐警民关系的动人乐章。

当起学苗语的“小学生”

石峰驻村第一天便吃了“闭门羹”,苗寨乡亲一阵叽里呱啦与他打招呼、拉家常,听得石峰云里雾里,站在那里愣了好一阵。情急之下,他请来村里民族小学教苗语的李老师当“翻译官”,才算是解了围。

不懂苗语的尴尬着实给石峰上了一课,他意识到,做好群众工作就必须懂得群众语言、会说群众语言。第二天,石峰找到村里民族小学校长石祥,商请安排老师每周用3个晚上教民警苗语。3天后,民警苗语班开班,石峰带领9名民警走进民族小学课堂,当起学苗语的“小学生”。发音不准,他们就练上20遍甚至上百遍,直到完全准确为止。经过两个多月的刻苦学习,石峰和同事们顺利通过老师的考核。

今年4月中旬,石峰到民族村走访时,以往如影随形的“翻译官”不见了。一口字正腔圆的苗语让苗寨乡亲很是吃惊:石警官咋变了个人呢?迈过语言障碍这道坎,石峰与苗寨乡亲的心贴得更近了。苗家乡亲们都说,石警官变成咱苗家的人了。

创建联合流动警务室,成天围着群众转

民族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苗寨乡亲到派出所办事很不方便,一个来回就得走上十几公里。梅江镇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黄板乡毗邻,两地群众经常通婚,户籍的迁入迁出问题相对复杂,乡亲们常常要来回折腾多次。“民警多尽心,乡亲们才会安心;民警多付出,乡亲们才能少吃苦;民警多跑路,乡亲们才能少走路。”创建流动警务室的想法便应运而生。为让流动警务室发挥为民服务的最大功能,石峰主动找到松桃县公安局黄板派出所领导,双方很快达成创建联合流动警务室的共识。

今年6月初,联合流动警务室 “开张”。乡亲们集中在哪里,联合流动警务室就跟进到哪里。

9月3日时逢辖区巴家赶场天,记者大老远就看到简易帐篷上 “联合流动警务室”的大字特别显眼。走进警务室,石峰正在回答乡亲们的各种问题,并办理身份证业务。一旁的黄板派出所民警正在开展法治宣传并办理户口迁出业务。说起联合流动警务室,乡亲们都竖起了大拇指。26岁的杨女士深有感触地说:“我嫁到了那边(松桃),这迁户口的事,压根儿就没跑冤枉路,真是让人省心。”72岁的李大爷手捧着户籍证明笑得合不拢嘴:“来赶个场顺道就拿到了要开的证明,派出所真是开到家门口了。”

组建联合巡逻队,守护苗寨平安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原因,前几年民族村一度成为治安乱点,一个月内曾发生多起盗窃案件。石峰当上驻村民警后作了一番细致的调查了解,并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派出所一己之力包打天下,就是累死都忙不过来。随即,石峰走了三步棋:第一步,请示秀山县公安局与松桃县公安局对接,将联合巡防纳入跨地区警务协作机制;第二步,制定黄板、梅江两个派出所联合巡逻细则;第三步,与民族村村委会协商共同组建治安巡逻队。

2012年底,由梅江、黄板两个派出所组建的,包括驻村民警、民兵、治安积极分子在内的40人治安巡逻队闪亮登场。巡逻队亮相当天就将一名盗窃摩托车的犯罪嫌疑人抓了个现行。

石峰说,这张动态的巡逻网采取车巡与步巡结合、着装巡与便衣巡相配合,24小时的全天候巡逻让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截至目前,梅江派出所再没有接到一起摩托车被盗报案。(记者 郑 欣)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重庆秀山检院:完善简易程序出庭制度
·重庆秀山:廉政教育基地取得良好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