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创建平安广州的意见》以及《创建平安广州推进方案》,宣告创建“平安广州”10年行动全面启动。为深入贯彻“平安广州”的创建,共青团广州市委联合广州市志愿者联合会、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广州市志愿驿站联合会,推出“成长守护”、“情暖夕阳”、“ 执手言心”、“同心共济”、“爱心医护”、“博学多彩”、“安居和院”以及“碧水蓝天”八大平安志愿服务行动,分别在青少年服务、扶老助老、特殊群体服务、扶贫济困、医疗卫生、文体科普、社区环境、生态环境等八个方面服务平安广州,并以此为载体号召全市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共同参与实施,其代表性服务项目主要包括:
“成长守护”行动——稻草人计划:景泰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长期通过组织社区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每天下午在社区少年儿童放学后至下午18:00及寒暑假期间,在社区活动中心、校园门口、公交站点、交通要道、红绿灯路口等地方,为社区及社区家庭提供少年儿童定点守护、社区巡逻、安全宣讲、快乐陪伴 等志愿服务,帮助少年儿童安全、快乐、充实地度过课后时光,让少年儿童每天都生活在安全、祥和、幸福的社区。
“情暖夕阳”行动——“银发行动”:成长服务总队采取专业人士+志愿者——服务人群的运行模式,通过培训讲座、团体康乐活动、家庭同乐日、团体辅导等方式,开展老年人退休心态、隔代教育、家庭关系、保健养生培训等相关课程活动,为外来工父母(老年人)建立起新的交友圈子,增强外来工父母的城市融入度,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执手言心”行动——康园宝宝快乐营:志愿驿站联合会联合社区社工和驿站志愿者等多方资源探访广州各社区工疗站的残障人士及其家属,提供持续性探访行动,通过互动游戏、下棋、画画、变魔术、做手工、戏剧表演和必要的社工心理咨询(个案辅导)等形式开展常规探访活动。让残障人士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将志愿驿站服务延伸至社区工疗站,与提升残障人士技能及融入社会的能力,加强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注。
“同心共济”行动——“福彩助学”服务:为帮助贫困毕业生圆升学梦,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州日报社等单位联合启动 “广州市福利彩票公益金助学”活动。该项目于2006年正式启动,到2013年已连续开展了8年。该项目主要是通过福利彩票筹集资金,资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求学,为贫困学子圆梦。
“爱心医护”行动——“小桔灯”行动:成长服务总队通过成长小组心理辅导、个案跟进、临终关怀心理辅导、危机心理干预、志愿者培训及督导、亲自活动等方式,帮助患儿及其家长在经历疾病或死亡时,能及时对各种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学会管理自身的压力和情绪,及时清除心灵垃圾,正确面对人生的困惑与痛苦、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灵上的疗伤。
“博学多彩”行动——“平安小天使”志愿服务: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平安小天使”行动,劝导文明出行,引导正确排队购票,在进站购票和上车方面提供秩序的维护、旅客的引导和咨询服务,并针对不同乘客有针对性派发不同实用性的“平安卡”,充分展示广州志愿者以及城市的文明形象。
“安居和院”行动——个人安全防御志愿讲座:长治久安服务总队通过在江南中街道、逢源街道、天园街道等各个街道、玫瑰园社区等社会、以及团校、义工联单位组织举办个人安全知识技能讲座,如何有效运用自身资源,有效制止侵害,提高人们预见侵害、有效规避侵害、危机自救的技能,以科学性、技巧性知识应对危机。
“碧水蓝天”行动——传说河涌志愿服务:传说广州服务总队通过组织志愿者到东濠涌博物馆及周边开展图文义务讲解、文明督导、秩序维护、安全巡查等志愿服务,邀请体验志愿者参观东濠涌博物馆,开展东濠涌整治调研服务,为河涌的整治决策提供参考,进一步宣传广州特色的“水文化”。(付道康、陈毅恩)
·广州中院发布2012“民告官”案件《白皮书》
·广州便衣民警8月破168案
·广州日报:“打招呼”不该成腐败关键词
·广州打掉全自动化制售假团伙
·广州日报:1个月吃喝23次馋嘴村官谁管?
·广州中院首开未成年人案件判前司法联席会
·广州中院首开未成年人案件判前司法联席会
·广州交警严查违法校车
·广州天河法院:呵护“蚁族”司法“矮门槛”
·广州日报:“社会抚养费” 应给公众“明白账”
·广州日报:儿童频受伤害,社会需要检讨
·广州日报:“校腐”父子兵几年敛财亿元 敲响校服产业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