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重庆

重庆法院多维度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2013-09-04 14:22:5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网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把能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以“一中心、两网络、一系统”建设为主要载体,多维度满足群众司法需求,在司法为民的点滴中“知民所想,察民所虑,亲民所爱,为民所需”。

    针对当前人民群众对司法公开、司法民主、司法公正日益增长的需求,积极整合全市法院立案大厅功能区域,建设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诉讼引导、便民服务、立案审查、诉讼收费、诉前调解、材料收转、判后答疑等窗口,以“人民来访接待室”为延伸开展信访接待,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不让群众“跑冤枉路”。充分发挥新媒体时代、司法信息化、公开化条件下群众迫切需要的新诉讼服务职能作用,建设网上诉讼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快网上预立案、网上信访、案件进度查询、诉讼指南、材料收转等诉讼服务平台建设步伐,杜绝群众反映强烈的“花架子”、“空瓶子”现象,切实转变诉讼服务理念和职能、全面提升诉讼服务质效和水平。

    同时,重庆高院还着力打造为民服务的“两个网络”。一是打造“公众服务网”。研发重庆法院公众服务网,直接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提供成体系的立案信访、审务公开、案件查询、执行曝光、工作联络等16项网络司法服务,让群众的司法需求通过公众服务网能够得到有效传递和妥善处理,把重庆法院公众服务网打造成为司法为民、司法公开、司法民主、司法监督的重要平台;二是完善“便民诉讼网络”。在已建成全市法院庭、站、点、员四位一体的便民诉讼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方便群众诉讼、协助法院工作、优化审判质效”的指导思想,从保障民生这个原点出发,搭建纵横交叉的诉讼服务条线便民网络。使便民诉讼网络成为人民法院能动服务群众、联络群众感情、提高司法效率的工作面,密切人民法院与社会基层组织的联系,扩大人民司法在乡村基层、在人民群众中的积极影响。

    不仅如此,重庆高院还依托重庆邮电大学技术力量,研发司法文书电子送达系统,在充分试点程序性文书电子送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电子送达系统及其使用说明书,科学设置司法文书电子送达的流程和职责制度,尝试进行实体类文书的电子送达,充分发挥电子送达的方便性、快捷性、经济性作用,以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送达难问题,切实减轻群众诉累,节约群众诉讼成本。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重庆法院:逾期交房办证成商品房纠纷重灾区
·2014年底重庆法院人民陪审员将增至3000人
·重庆法院庭前心理疏导促当事人反思
·重庆法院清理4类执行难案
·重庆法院依托信息技术保公正促效率
·重庆法院全面推行文书校核

·重庆法院全面推行文书校核
·重庆法院打造便民诉讼网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