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四川

四川自贡:因为公正 所以公信

2013-09-03 10:16: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自流井区法院法官上门回访当事人。

法院女子法庭法官到当事人家中调解案件。

    半城青山半城楼,青山绿水绕城走。四川省自贡市,素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著称,成立于1959年的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植热土,底蕴厚重。也是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自贡司法实践:打开门,推开窗,勿以案小而懈怠,勿以事小而不为。今年上半年,自贡市两级法院2013年上半年共办结各类案件14197件,同比上升44.56%;案件质效在全省22个中级法院排名第三;6个基层法院全部进入前50名(四川共有188个基层法院),得到本地区党委、政府多次批示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谈及原因,自贡中院院长马泽波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公正,所以公信。

    以小见大

    司法服务有作为

    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四川省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着力“司法服务工程”,做好“小服务”,解决民生“大问题”,依靠城市的社区便民服务室和乡村的便民诉讼服务点,不断创新司法服务举措,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2012年3月,大安区人民法院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便民诉讼服务室”。服务室成立之初接待了一对夫妻,双方因感情破裂,无法正常沟通交流,在生活中常因琐事发生抓扯、打骂。在社区干部的协助下,法院驻华大社区便民诉讼服务室工作人员通过调查走访,多次组织调解,妥善处理了该起纠纷。至今,便民服务室已调解案件160余起。社区群众都知道,“有矛盾上服务室,好好解决不打不闹”。

    相对于社区便民诉讼,荣县人民法院则开展了“法庭驻镇、村诉讼服务点”法律延伸服务工作。一年来,仅双石和长山两个诉讼服务点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参与调解和指导人民调解350余次,诉前调解案件100余件,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双石法庭副庭长廖路群谈起这项工作时感慨颇多:“最初一些群众发生纠纷,或需要法律服务,多是找警务室或调委会。后来,我们主动作为,走出办公室,积极宣传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慢慢的,来诉讼服务点咨询的群众多了,遇到什么纠纷,主动找我们调解。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驻点法官在接受群众咨询中发现一些群众有过激倾向,通过及时介入,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

    “诉讼服务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企业的管理规范了,效益增加了,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荣县来牟镇村居企联合支部党委书记、省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邹美富对法院驻村、镇诉讼服务点工作伸出了大拇指。

    此外,在服务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自贡法院主动发挥审判职能作用,4年来共出台了工作意见120多个,成功审理了“金地家园”碎尸案、涉案受害人达1000余人的王超等集资诈骗案、建国以来自贡市最大的制造毒品案,妥善化解了4454起企业涉诉纠纷。

    8月12日,自贡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永湘在中院《司法服务工程实施意见》上的批示:“市中院制定的‘司法服务工程’,体现了司法工作服务大局,为民务实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司法服务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必将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司法保障。”

    工作是相互的,有为才有位。自贡党委、政府对法院工作也非常重视支持,市委多次听取法院工作汇报,着力解决人财物等问题。在市政府强力推动下,行政审判“一把手”出庭应诉达100%。市政府常务会议特意邀请中院副院长黄晓春给大家讲法制课。荣县县委规定法院院长出席常委会,行使发言权和表决权。富顺县委、县政府在重大决策上,都会主动听取法院意见或要求法院提供司法意见。

    开门纳谏 司法形象看得见

    “打造老百姓明白的司法公信,就是要让审判工作接地气、晒阳光,自贡法院的民意沟通和联络工作做得很好,既树立了良好的司法形象,又满足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开的渴望。”全国人大代表、自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毅平对记者说。

    自贡法院以“走进基层看法院”、“司法大拜年”等活动为载体,打开法院大门,让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走进法庭、走进庭审、走进调解现场,感受公正司法全过程,是他们的又一看点。

    6月21日,自贡中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四川理工学院学生代表、人民陪审员等走进法院,旁听一起故意杀人案的公开庭审。庭审结束后的座谈会上,自贡市人大代表、自贡日报社总编辑刘建勇率先发言:“这起案件采用公开审理的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旁听,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体现了法律的公正,还能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希望以后法院能多采取这样的形式给市民普法,亲临现场学习法律知识。”

    为强化联络工作,自贡法院以半年刊的形式创办了《自贡法院视窗》,发送给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和代表委员们,除介绍法院工作情况,还编辑一些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

    沿滩区人民法院制作了《法律服务在身边》宣传手册,对企业在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或容易出现的风险情形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手册第一期就发放了5000册之多,受到企业普遍欢迎。今年7月,沿滩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翠梅在区法院调研工作时谈到:手册使企业能尽快熟悉和掌握经营中的法律风险,让企业不仅感受到法院服务企业发展的高度,更感受到了法院服务企业的温度,这项工作要坚持下去。

    “法官,请问一下,邻居与我吵架,未经我允许擅自闯入我家,并对我和家人进行言语侮辱,算不算私闯民宅呢?”一名叫“媒体大搜索”的网友在贡井区人民法院的微博上留言咨询法律问题。

    贡井法院政治处主任聂元春对此很是高兴,“我们的微博星期三才开通,星期五就有600多个粉丝了,第二个星期直接上千了,通过微博我们也确实能感觉到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据悉,为继续推进审务深度公开,自贡中院明确要求两级法院年内强化法院门户网站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两方面功能,并在年底前各家法院全部开通官方微博。

    双“管”齐下 审判质效信得过

    8月6日,自贡中院向市政协主席会议通报半年工作。会议的气氛很轻松,马泽波的汇报时不时被政协委员们“打断”,他们对法院工作和法律术语非常熟悉。

    尤其是马泽波刚刚讲到:“自贡市两级法院2013年上半年共办结各类案件14197件,同比上升44.56%”时,自贡市政协副主席常玉华很快就算了一笔账:“上半年办结14197件案件,7个法院每天要办结112件,每个法院要办结18.7件,这工作量和效率是可想而知的,但同时也反映出案多人少的矛盾,需要我们政协呼吁解决。”

    自贡的经济总量和地域优势在四川并不算最好,法院的审判质效却连续三年全省第四,今年上半年更是进入前三甲,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自贡中院的经验是“双管齐下”——管案与管人并重,二者良性互动。

    “管案子”用的是“一二三”审判管理运行机制。通过一个质效指标总体任务,《审判质效情况逐月通报》、《案件差错逐月通报》两个通报,收结案协调会、质效分析会、发改案件分析会三个例会,促进审管办与业务部门和中级、基层法院之间的“点线面”结合,进而提升办案人员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实现审判管理从全院管理到全庭管理、再到全员管理的有序推进。他们还将审判质效纳入基层法院、中院各部门和干警个人的季度和年终目标考核,奖惩分明、顺势而为。

    走进自贡中院大门,左侧的六个固定展板非常醒目。几名法官正在看展板上的二季度案件审判质效通报,每名法官的各项办案质效数据清楚明了,名次排位井然有序。记者观察了十多分钟,看通报的法官有的很高兴,有的脸上挂不住,但都心服口服,表示要继续加油。

    审判质效只是法官心服口服还不行,还应经得起社会的检验,让老百姓信得过。贡井法院院长罗勇介绍,去年11月,他们委托区统计局作为第三方调查机构,面向六类群体共228个样本,进行社会综合评价调查,最终得分良好。一名律师在参与自贡中院问卷调查时说:“有时候代理的官司输了,但法院的程序公正、阳光司法让我们输也输得服气”。最后,他还是在调查问卷中给了法院一个优等分数。

    “管人”靠的是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马泽波常说,法官人品决定司法产品。法官的业务能力固然重要,但优秀的人品更为关键。对此,该院制定了文化建设和人才建设五年纲要,确立了“崇法厚德、公正高效、博学守廉、勇争一流”的自贡法院精神,每年都要开展诸如“公正办案、干净做人”等的教育活动,法院风清气正,干警比学赶帮超。一年来,自贡法院就获得先进集体68个,先进个人120名,所辖贡井法院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富顺法院荣获全国优秀法院,沿滩法院荣获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荣县法院荣立集体二等功。

    5月30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海萍视察自贡法院工作时高度评价:自贡法院的争创“两个一流”工作既有平均数,又有大多数,全省排名第三,6个基层法院审判质效都在第一阵营当中,是很难得的。在自贡听一听、看一看,确实能够直接感受到工作是实实在在的。

    深入群众

    司法为民能感受

    在服务大局的同时,坚持走群众路线,主动回应群众的司法需求,深入落实司法为民,确保当事人打便捷、公正、受尊重的官司,是自贡法院一直以来的工作方向。

    马泽波坦言,作为法院来说,不是单凭法官“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就能做好群众工作,法院、法官更应“走群众路线”,深入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注重民意沟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让司法走进百姓,让百姓参与司法,将情理融入法理,促使案件审判更加符合常情常理常识,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记者在自流井区人民法院采访时,正好遇上了一张姓男子在立案大厅,称要代其母亲起诉。90岁高龄的江婆婆由于身患重病,需要长期服药,故来院起诉要求5个子女每月支付生活费、医疗费。

    为及时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江婆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法官当即决定上门立案,来往花费了一天时间。在核实相关情况后,法官向江婆婆耐心讲解了立案的相关程序,告知了诉讼权利义务、诉讼风险等提示后,当场为江婆婆办理了立案手续,并根据江婆婆申请和相关材料,全额缓收了诉讼费。江婆婆不断道谢。

    遇到情况特殊的当事人,法院主动对接,上门立案、巡回办案、就地开庭。遇到一些“钻牛角尖”的当事人,自贡法院也有“妙招”。贡井法院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一直较多,上诉率有时高达100%。一名老法官说:“几乎每一件劳动争议案子都要上诉,上诉费只要5元钱,被告人想5元钱能拖个一年半载的等资金流转,当事人想5元钱说不定中院觉得我可怜会多判一点。”基于此,贡井法院实行了“判前析法、判后释疑”的工作方式。采用这一做法之后,该院2012年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率达90%。

    有些案件即便调解不成,不得不下判,很多当事人也自愿接受判决结果。5月24日,贡井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判决吴某败诉,通过法官在宣判后长达两小时的释疑和引导,换来了败诉方吴某及其妻子的连声道谢。

    人民陪审员参审是自贡法院尊重民意、广纳民言的重要举措。利用陪审员从“法不离情”的感性思维出发,把社区知识、生活经验、民情风俗带入审判中,有效防止机械司法,促进民意沟通与案件的完美审结。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参审率高达100%。

    今年7月,自流井区法院审理的高中生黄某故意伤害案,就充分尊重了人民陪审员意见,将民意纳入裁判。人民陪审员邓斌对此颇为自豪:“谁说我们陪而不审,审而不议,本案定罪免处就是我最先提出的意见。”(

半城青山半城楼,青山绿水绕城走。四川省自贡市,素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著称,成立于1959年的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植热土,底蕴厚重。也是在这里,记者看到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自贡司法实践:打开门,推开窗,勿以案小而懈怠,勿以事小而不为。今年上半年,自贡市两级法院2013年上半年共办结各类案件14197件,同比上升44.56%;案件质效在全省22个中级法院排名第三;6个基层法院全部进入前50名(四川共有188个基层法院),得到本地区党委、政府多次批示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谈及原因,自贡中院院长马泽波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公正,所以公信。

以小见大

司法服务有作为

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四川省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着力“司法服务工程”,做好“小服务”,解决民生“大问题”,依靠城市的社区便民服务室和乡村的便民诉讼服务点,不断创新司法服务举措,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2012年3月,大安区人民法院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便民诉讼服务室”。服务室成立之初接待了一对夫妻,双方因感情破裂,无法正常沟通交流,在生活中常因琐事发生抓扯、打骂。在社区干部的协助下,法院驻华大社区便民诉讼服务室工作人员通过调查走访,多次组织调解,妥善处理了该起纠纷。至今,便民服务室已调解案件160余起。社区群众都知道,“有矛盾上服务室,好好解决不打不闹”。

相对于社区便民诉讼,荣县人民法院则开展了“法庭驻镇、村诉讼服务点”法律延伸服务工作。一年来,仅双石和长山两个诉讼服务点就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参与调解和指导人民调解350余次,诉前调解案件100余件,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双石法庭副庭长廖路群谈起这项工作时感慨颇多:“最初一些群众发生纠纷,或需要法律服务,多是找警务室或调委会。后来,我们主动作为,走出办公室,积极宣传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慢慢的,来诉讼服务点咨询的群众多了,遇到什么纠纷,主动找我们调解。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驻点法官在接受群众咨询中发现一些群众有过激倾向,通过及时介入,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

“诉讼服务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企业的管理规范了,效益增加了,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荣县来牟镇村居企联合支部党委书记、省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邹美富对法院驻村、镇诉讼服务点工作伸出了大拇指。

此外,在服务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自贡法院主动发挥审判职能作用,4年来共出台了工作意见120多个,成功审理了“金地家园”碎尸案、涉案受害人达1000余人的王超等集资诈骗案、建国以来自贡市最大的制造毒品案,妥善化解了4454起企业涉诉纠纷。

8月12日,自贡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永湘在中院《司法服务工程实施意见》上的批示:“市中院制定的‘司法服务工程’,体现了司法工作服务大局,为民务实的总体要求,明确了司法服务的重点和工作要求,必将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司法保障。”

工作是相互的,有为才有位。自贡党委、政府对法院工作也非常重视支持,市委多次听取法院工作汇报,着力解决人财物等问题。在市政府强力推动下,行政审判“一把手”出庭应诉达100%。市政府常务会议特意邀请中院副院长黄晓春给大家讲法制课。荣县县委规定法院院长出席常委会,行使发言权和表决权。富顺县委、县政府在重大决策上,都会主动听取法院意见或要求法院提供司法意见。

开门纳谏 司法形象看得见

“打造老百姓明白的司法公信,就是要让审判工作接地气、晒阳光,自贡法院的民意沟通和联络工作做得很好,既树立了良好的司法形象,又满足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开的渴望。”全国人大代表、自贡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毅平对记者说。

自贡法院以“走进基层看法院”、“司法大拜年”等活动为载体,打开法院大门,让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走进法庭、走进庭审、走进调解现场,感受公正司法全过程,是他们的又一看点。

6月21日,自贡中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四川理工学院学生代表、人民陪审员等走进法院,旁听一起故意杀人案的公开庭审。庭审结束后的座谈会上,自贡市人大代表、自贡日报社总编辑刘建勇率先发言:“这起案件采用公开审理的方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旁听,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体现了法律的公正,还能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希望以后法院能多采取这样的形式给市民普法,亲临现场学习法律知识。”

为强化联络工作,自贡法院以半年刊的形式创办了《自贡法院视窗》,发送给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和代表委员们,除介绍法院工作情况,还编辑一些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

沿滩区人民法院制作了《法律服务在身边》宣传手册,对企业在经营中可能出现的或容易出现的风险情形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手册第一期就发放了5000册之多,受到企业普遍欢迎。今年7月,沿滩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翠梅在区法院调研工作时谈到:手册使企业能尽快熟悉和掌握经营中的法律风险,让企业不仅感受到法院服务企业发展的高度,更感受到了法院服务企业的温度,这项工作要坚持下去。

“法官,请问一下,邻居与我吵架,未经我允许擅自闯入我家,并对我和家人进行言语侮辱,算不算私闯民宅呢?”一名叫“媒体大搜索”的网友在贡井区人民法院的微博上留言咨询法律问题。

贡井法院政治处主任聂元春对此很是高兴,“我们的微博星期三才开通,星期五就有600多个粉丝了,第二个星期直接上千了,通过微博我们也确实能感觉到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据悉,为继续推进审务深度公开,自贡中院明确要求两级法院年内强化法院门户网站司法公开和诉讼服务两方面功能,并在年底前各家法院全部开通官方微博。

双“管”齐下 审判质效信得过

8月6日,自贡中院向市政协主席会议通报半年工作。会议的气氛很轻松,马泽波的汇报时不时被政协委员们“打断”,他们对法院工作和法律术语非常熟悉。

尤其是马泽波刚刚讲到:“自贡市两级法院2013年上半年共办结各类案件14197件,同比上升44.56%”时,自贡市政协副主席常玉华很快就算了一笔账:“上半年办结14197件案件,7个法院每天要办结112件,每个法院要办结18.7件,这工作量和效率是可想而知的,但同时也反映出案多人少的矛盾,需要我们政协呼吁解决。”

自贡的经济总量和地域优势在四川并不算最好,法院的审判质效却连续三年全省第四,今年上半年更是进入前三甲,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自贡中院的经验是“双管齐下”——管案与管人并重,二者良性互动。

“管案子”用的是“一二三”审判管理运行机制。通过一个质效指标总体任务,《审判质效情况逐月通报》、《案件差错逐月通报》两个通报,收结案协调会、质效分析会、发改案件分析会三个例会,促进审管办与业务部门和中级、基层法院之间的“点线面”结合,进而提升办案人员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实现审判管理从全院管理到全庭管理、再到全员管理的有序推进。他们还将审判质效纳入基层法院、中院各部门和干警个人的季度和年终目标考核,奖惩分明、顺势而为。

走进自贡中院大门,左侧的六个固定展板非常醒目。几名法官正在看展板上的二季度案件审判质效通报,每名法官的各项办案质效数据清楚明了,名次排位井然有序。记者观察了十多分钟,看通报的法官有的很高兴,有的脸上挂不住,但都心服口服,表示要继续加油。

审判质效只是法官心服口服还不行,还应经得起社会的检验,让老百姓信得过。贡井法院院长罗勇介绍,去年11月,他们委托区统计局作为第三方调查机构,面向六类群体共228个样本,进行社会综合评价调查,最终得分良好。一名律师在参与自贡中院问卷调查时说:“有时候代理的官司输了,但法院的程序公正、阳光司法让我们输也输得服气”。最后,他还是在调查问卷中给了法院一个优等分数。

“管人”靠的是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马泽波常说,法官人品决定司法产品。法官的业务能力固然重要,但优秀的人品更为关键。对此,该院制定了文化建设和人才建设五年纲要,确立了“崇法厚德、公正高效、博学守廉、勇争一流”的自贡法院精神,每年都要开展诸如“公正办案、干净做人”等的教育活动,法院风清气正,干警比学赶帮超。一年来,自贡法院就获得先进集体68个,先进个人120名,所辖贡井法院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富顺法院荣获全国优秀法院,沿滩法院荣获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荣县法院荣立集体二等功。

5月30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海萍视察自贡法院工作时高度评价:自贡法院的争创“两个一流”工作既有平均数,又有大多数,全省排名第三,6个基层法院审判质效都在第一阵营当中,是很难得的。在自贡听一听、看一看,确实能够直接感受到工作是实实在在的。

深入群众

司法为民能感受

在服务大局的同时,坚持走群众路线,主动回应群众的司法需求,深入落实司法为民,确保当事人打便捷、公正、受尊重的官司,是自贡法院一直以来的工作方向。

马泽波坦言,作为法院来说,不是单凭法官“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就能做好群众工作,法院、法官更应“走群众路线”,深入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注重民意沟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让司法走进百姓,让百姓参与司法,将情理融入法理,促使案件审判更加符合常情常理常识,才能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记者在自流井区人民法院采访时,正好遇上了一张姓男子在立案大厅,称要代其母亲起诉。90岁高龄的江婆婆由于身患重病,需要长期服药,故来院起诉要求5个子女每月支付生活费、医疗费。

为及时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江婆婆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法官当即决定上门立案,来往花费了一天时间。在核实相关情况后,法官向江婆婆耐心讲解了立案的相关程序,告知了诉讼权利义务、诉讼风险等提示后,当场为江婆婆办理了立案手续,并根据江婆婆申请和相关材料,全额缓收了诉讼费。江婆婆不断道谢。

遇到情况特殊的当事人,法院主动对接,上门立案、巡回办案、就地开庭。遇到一些“钻牛角尖”的当事人,自贡法院也有“妙招”。贡井法院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一直较多,上诉率有时高达100%。一名老法官说:“几乎每一件劳动争议案子都要上诉,上诉费只要5元钱,被告人想5元钱能拖个一年半载的等资金流转,当事人想5元钱说不定中院觉得我可怜会多判一点。”基于此,贡井法院实行了“判前析法、判后释疑”的工作方式。采用这一做法之后,该院2012年劳动争议案件调解率达90%。

有些案件即便调解不成,不得不下判,很多当事人也自愿接受判决结果。5月24日,贡井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判决吴某败诉,通过法官在宣判后长达两小时的释疑和引导,换来了败诉方吴某及其妻子的连声道谢。

人民陪审员参审是自贡法院尊重民意、广纳民言的重要举措。利用陪审员从“法不离情”的感性思维出发,把社区知识、生活经验、民情风俗带入审判中,有效防止机械司法,促进民意沟通与案件的完美审结。全市法院人民陪审员参审率高达100%。

今年7月,自流井区法院审理的高中生黄某故意伤害案,就充分尊重了人民陪审员意见,将民意纳入裁判。人民陪审员邓斌对此颇为自豪:“谁说我们陪而不审,审而不议,本案定罪免处就是我最先提出的意见。”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四川自贡"平台+信息+联动+全程"化解执行难
·四川自贡大安:创新涉农民行案件办理机制
·四川自贡:9件执行老案法官倾情化解
·99.24%执行结案率的背后——自贡法院破解执行难困境探秘
·四川自贡中院协助荷兰送达司法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