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险救援增添“千里眼”“顺风耳”
毕节打造信息化消防铁军
“各单位注意,东华新能源公司6号甲醇罐区发生火灾,危及相邻的3号、4号、5号罐体,立即前往扑救。”
“001,001,麻园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绕路往双树路行驶。”
“002,002,GPS发现你们车速过快,控制车速。”
“安全员注意,进入罐区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面罩。”
“003,003,立即疏散被困人员。”
“004,004,立即组织灭火。”
随着指令的一道道下达,30分钟内,毕节市城区4个中队,以及相邻各县4个中队相继赶到事故现场,并成功将大火扑灭。近日,贵州省毕节市消防支队举办的全省消防部队“三化建设”现场会,在一场远程遥控指挥火灾扑救实战演练中拉开了帷幕。
演练过程中,操作员轻点鼠标,输入数字代号,指挥中心LED显示屏上,就能清晰看到火灾扑救演练现场。与此同时,现场卫星便携站、车载3G、单兵3G图传系统,实时将现场图像传回指挥中心,为火灾扑救提供决策。“练为战,战为练,立足实战,深度应用,此次演练展现的就是现代高科技在消防实践中的应用。”毕节公安消防支队政委丁翔介绍说。
据了解,为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消防部队的战斗力转变和生存方式,近年来,毕节市消防支队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一套集日常办公、调度指挥、监督管理、信息研判等功能于一体的灭火救援业务管理系统。
据介绍,系统管理中,利用3G图传等信息化手段,可以督促基层中队定期录入训练计划,及时更新执勤实力,实时抽查基层部队录入数据并与实际比对。此外,利用营区监控、3G图传系统,还能随机抽取官兵进行体能、技能考评,对执勤训练情况进行动态考核。
2013年4月27日,毕节市七星关区阿市乡麻窝村发生山体滑坡引发的地质灾害,经地质部门专家观测仍有部分山体出现裂缝,再次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为了保证救援官兵的生命安全,指挥中心在位于事故地点200米处架设卫星便携站,通过高倍数变焦摄像机对山体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生危险,立即下达撤退命令。经过两天两夜艰苦奋战,消防官兵终于平安顺利完成此次救援抢险任务。
据统计,这套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共执行救火抢险任务50余次,为国家个人挽回损失6129万元。其间,未发生一起消防队员伤亡事件。
“抢险救火是消防队员义不容辞的天职,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盲目、甚至不惜牺牲消防员生命为代价。”丁翔说,“将现代化科技融入消防实践,为抢险一线增添‘千里眼’和‘顺风耳’,不仅能够更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还能够更好保护消防员自身的安全。”(阎志江 王家梁 吴畏)
·贵州省毕节市:210万构筑消防平安网
·贵州毕节:工商人员损害发展环境将被问责
·贵州毕节消防“两红队伍”帮扶15.3万群众
·贵州毕节:突出"五个强化" 夯实灭火救援基础
·贵州毕节召开全市禁毒工作会议
·贵州毕节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
·贵州毕节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
·贵州毕节:七星关捣毁一聚众赌博窝点
·贵州毕节七星关破获特大抢劫案
·贵州毕节出台派出所消防监督奖惩办法
·贵州毕节:部分垃圾箱上不当警示语已修改
·追记毕节市公安局七星关分局民警吴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