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山东

山东肥城开展“百千万警民连心”工程

2013-09-01 15:26:43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检察日报 

    ●怎样才能警务工作不放松,走访任务不耽误,让行动扎实取得实效?

    ——每周确定一个村居或社区,至少拿出一天时间进行集中走访,对群众基本信息、需解决问题“清仓抄底”;印发《入户走访用语规范》和《入户走访忌语》,让民警掌握与群众沟通的语言技巧。

    ●主动走下去把问题汇聚上来了,怎样才能保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研发“百千万警民连心”工程考核系统,对所有问题实时督办、及时流转、挂账销号;考核不单以走访数量论英雄,而是更加注重走访的质量。

    一个个民警组成的群众工作队走进村居、社区,进门入户听民声、解民忧、保民安,群众敞开大门迎民警,打开心扉吐真言;

    一桩桩烦心事、闹心事,责任区民警当作自己的事儿来操办,实行常态化包保,一揽子办理,与群众常年“结亲”;

    一组组群众反映集中、呼声强烈的“共性”治安问题,公安机关瞄准“顽疾”展开地毯式专项打击整治,为百姓撑起一片平安和谐天空……

    这是山东省肥城市公安机关正在开展的“百千万警民连心”工程。今年以来,肥城市公安局以民意助推作风转变、警务转型,全局公安民警组成百余个群众工作队,走进全市1000余个村居,全覆盖式走访30万户群众,实行网格化责任包保,与百姓结亲连心。活动开展以来,肥城市公安机关已入户走访群众8.9万余户,消除各类治安隐患98处,化解矛盾纠纷160余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50余件,全市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4.5%,城区无刑事案件发案日累计达95天。

    130个群众工作队,全覆盖式集中走访,“接地气”汇聚民意

    “成立130个群众工作队,从现在起至10月底,对1000余个村居单位、全市30万家庭、近100万群众走访问策一遍!”4月3日,肥城市公安局局长褚学向全市公安民警发出动员令。

    肥城市公安局按照民警年龄结构、工作经验等特点,将全局400名民警科学合理搭配,划分成130个群众工作队。工作队采取“3+X”模式,3即每个工作队配备3名民警,X即村治保干部或小区楼院长。“民警业务精,治保干部、楼院长人清地熟,各自发挥特点形成合力。”政委邱士刚告诉记者,这样的组合充分考虑了优势互补的原则。

    怎样才能警务工作不放松,走访任务不耽误,让行动扎实取得实效?各单位将日常工作提前谋划,每周确定一个村居或社区,至少拿出一天时间进行集中走访,对群众基本信息、需解决问题“清仓抄底”。走访中,局党委成员带头走访,对分管单位强化督促指导,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行动第一责任人,各群众工作队对责任片区负全责。

    侦查破案是行家里手,做群众工作却让一些民警挠起了头皮。为了让民警在走访中进得去门、说得上话、交得上心,肥城市公安局设定了走访的“规定动作”,民警备好“四件套”,进门“七步走”。“四件套”,即一份防范宣传品、一张警民联系卡、一份走访工作簿和一个走访工作包。进门递上一张警民联系卡,送上一本平安挂历,一送一接间与老百姓的距离拉近了,话题也就打开了。他们还精心设计了《走访流程图》,从问候走访对象、赠送防范宣传品、开展防范指导、收集情报信息、提供便捷服务、采集基础信息、征求意见建议七个环节进行规范,并印发了《入户走访用语规范》和《入户走访忌语》,让走访民警掌握与群众沟通的语言技巧。

    “规定动作”严谨规范,“自选动作”创新迭出。王庄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除了“四件套”还多带一个双面胶,帮群众把防范挂历贴好,多带一杯水,省去群众冲茶倒水的麻烦。刑侦大队设计、印制了1000份《致居民朋友的一封信》和《安全防范倡议书》,遇到家中无人的情况,就留下一封信和一份倡议书,向群众说明活动情况,请群众电话预约再次走访的时间,既尊重群众,又提高了走访效率……

    “接地气”走村入户,警民隔阂消除了,家常话越拉越近越融洽。百姓心扉敞开了,有什么烦心事、对公安机关有什么意见建议,自然能够真情吐露。

    “三色”预警督办,网格化责任包保,百姓的事一竿子管到底

    主动走下去把问题汇聚上来了,怎样才能保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为此,肥城市公安局专门配合行动研发了“百千万警民连心”工程考核系统,对所有问题实时督办、及时流转、挂账销号。

    系统要求民警将走访过程中采集到的基础信息、意见建议以及群众需要解决的难题全部规范录入系统。依照办理时限,待解决的问题系统自动呈绿色标识、上级督办时呈黄色标识、上级二次督办时呈红色标识。系统鼓励民警积极协调解决,若问题超出个人办理权限可提交给所在单位,单位无法解决的流转上报到“连心行动”办公室,由办公室呈报局长签批给分管领导或承办单位办理。对于不属于公安机关工作范畴的问题,公安局与全市32个部门联合起来,建立“民生诉求办理”联动机制,携手为群众解决困难。

    走访结果每周一统计,每周一排名,每周一通报,形成“走访排行榜”在公安网上“晒”出来。考核不单以走访数量论英雄,而是更加注重走访的质量。

    考核办法明确规定:民警每走访录入1户信息得1分,通过走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或发现破案线索的每件加20分,情况复杂疑难的予以加倍加分;走访态度不好、工作不到位导致群众不满意,对群众反映问题未及时梳理上报则要相应地扣减分,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走访成绩计零分。

    “王警官给俺留了联系卡,说有啥事随时都可以找他。”仪阳村村民尹成文指着茶几上的警民联系卡说。原来,在走访中民警了解到羊汤馆的油烟管道冲着尹成文家窗户,常年臭气刺鼻,两家多次协商未果结下了矛盾。经过民警多次上门做工作,羊汤馆终于重新铺设了油烟管道,几年的恩怨得到化解。按照网格化责任包保要求,全局400名民警每人都划分了一份“责任田”,对走访的辖区群众要定期回访,建立长期联系,负责到底。扎扎实实的工作,已累积成警务系统里8.9万余条走访信息,1000多个已解决的问题,形成了警民长期联系机制。

    以群众呼声为方向,倒逼作风转变、警务转型

    以前坐等问题找上门,现在主动解决迎上前。一静一动中折射出的是肥城公安的作风转变和警务转型。

    “以前对群众的所思所盼不了解、不掌握,想要提升工作水平,却不知道从何下手。通过走访,群众的意见梳理上来了,工作也就有了针对性。”肥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明涛一边说一边登录“百千万警民连心”工程考核系统。他想看看同事们近段时间走访都收集了哪些针对交警的意见建议。

    全市各派出所根据群众需求,开通假日服务绿色通道,户籍办证大厅轮值轮休,确保群众随时办理业务;走访中,民警将办好的身份证捎带送到群众手中,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办证服务;交警大队抽调33名机关科室民警充实到城区4个交通岗台……

    在各单位主动利用走访信息改进工作的同时,肥城市公安局对所有走访信息进行系统整合、科学研判,集中打击整治群众呼声最强烈的治安顽疾。研判结果显示,两抢一盗、食品安全、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是群众反映最突出的社会治安问题。为此,5月份肥城市集中开展了以“打黑恶、反盗抢”安民行动、缉捕侵财类重大在逃人员、小案积案清理破案会战、“打击假冒伪劣、保卫食品安全”和打击恶意欠薪为重点的“桃都利剑”专项打击整治集中行动,破获了一大批群众关注、有影响力的案件。

    心连心,心贴心。广大民警真诚回应群众呼声,第一时间解决群众难题,成为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群众积极参与治安防范,成为公安工作的“源头活水”。活动中,群众主动提供案件线索60余条,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12名,破获各类案件80余起,形成了警民共建平安、共享和谐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山东肥城:鉴定人出庭作证解除被告人疑虑
·山东肥城“六个一”护航校园安全
·山东肥城警方部署开展“桃都利剑”行动
·山东肥城检察院服务民生打造"六好"检察室
·山东肥城:明确羁押必要性审查11种情况
·山东肥城派驻检察室被誉为农民致富的“加油站”

·山东肥城派驻检察室被誉为农民致富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