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红绿黄”三色灯指出平安大方向

2013-08-30 10:19:29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浙江法制报 

    许梅红绿黄三色的交通信号灯,人们最熟悉不过。

    但在上虞,这三种鲜明又好记的颜色,却被用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平安建设中,成为象征社会和谐稳定程度和趋势的警示灯。

    2010年,上虞创新性地在全市推行社会稳定“三色”预警机制,以110相关报警、安全生产、群体性事件等作为预警内容,按照“平稳、趋于严峻、严峻”三个类别,分别用绿、黄、红三种颜色表示,并制成图标,附上主要数据。经市“三色”预警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发送至各乡镇、街道。

    如今,全省政法系统都在推广实施“三色”预警,而作为它的发源地,上虞又不断地丰富内容、创新手段,让“三色”预警的做法延伸到上虞平安建设的方方面面。红绿黄三色,已经成为当地平安建设的信号灯和指挥棒,承载着群众对平安上虞的企盼。

    动真碰硬

    平安创建交出漂亮成绩单

    7月19日,上虞市政府四楼会议室的“全市社会稳定三色预警工作约谈会”,气氛有点严肃。

    会场上一张长桌,桌子一面中间坐的是上虞市市委书记孙云耀,两边坐着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陈坚,上虞市委常委、市公安局长王富灿和上虞市副市长徐耘。他们的对面,是被约谈的对象———上虞6个乡镇(街道)的“一把手”。6人被单独约谈,是因为他们所在的乡镇(街道)上半年亮的黄灯或红灯比较多。

    会议是2点半开,但被约谈的人,很多都提前20多分钟就到了。

    “在乡镇(街道)一级,因为‘三色’预警不达标被市主要领导约谈是很没面子的,压力很大。”上虞市委政法委维稳科科长胡永华说。

    问题出在哪儿,怎么改?一次约谈,就像一次专家坐诊,号脉、对症下药,直到解决所有的问题。在上虞,除了这种市领导约谈,还有日常约谈等,目的是动真碰硬,通过“一把手”约谈,督促整改。

    上虞市以“一条线”串起预警重点,以“一标准”设定预警指标,以“一盏灯”明确预警方式,以“一张图”实施动态管控,以“一把手”约谈督促整改,以“一体式”机制保障运作的这一整套“三色”预警机制,能科学地评判出维稳的水平和平安建设的真实状况。

    以“三色”预警机制为抓手,上虞市各级领导干部的维稳意识不断强化,“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平安”已成为常态。同时新居民服务管理、社区矫正、大调解、“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重点、难点工作,也被纳入到预警内容,平安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好成绩。

    到今年,上虞市已连续5年成功获评“平安县(市)”,连续4年获得绍兴市平安乡镇(街道)创建“满堂红”。2011年3月,上虞捧回了平安大鼎,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安全感满意率、知晓率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三色”预警矛盾纠纷迎刃而解

    8月19日晚上7点多,吃完晚饭的赵思军,顺手拎着个水杯走出家门。“这会儿天气凉快点,正好家家户户也刚吃过饭,人都在,就去串串门喽。”

    赵思军的老家在山东枣庄,2004年来上虞打工,如今他是盖北镇兴海村的新居民专管员、村和谐促进会专职副会长。这样的走家串户是不定期的,哪天有空他就去转一圈,或者去周边几个老乡家里坐坐,看看有没有没登记的新居民。

    “新居民登记考核得很严,不跑勤点不行。”赵思军说,为了做好新居民登记,现在每月不仅市里新居民服务管理局的稽查大队要下村抽查,登记率低于85%要吃黄灯,就连镇里也有稽查队,而且考核更严,每村每月必查。如果吃到黄灯,就要扣奖金。

    虽然登记严了,但新居民的幸福感却上去了。“想要找工作,上上网就能浏览招工信息。我们很多老乡的孩子都在上虞的学校读书,再也不是‘留守儿童’了。”赵思军笑着说。

    除了新居民管理是平安工作的难点,大量的矛盾纠纷,也是影响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曹娥派出所的曹娥街道110矛盾纠纷联动联调工作站,工作人员也在为亮绿灯努力着。

    曹娥街道政法综治办主任吴新根说,“三色”预警机制中,110相关报警是每月都要考核的硬指标。而且考核还很细,包括110有效报警总量、矛盾纠纷等6方面的数据。

    前些年,最令吴新根这样的街道干部头疼的,是辖区里的矛盾纠纷数量多、调解难。怎样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2009年,上虞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部署开展110矛盾纠纷调解联动工作,在派出所建立110调解联动工作站,聘请专职人民调解员与值班民警合署办公。

    “现在,老百姓遇纠纷打110报警,有调解意愿、符合调解条件的都在联动工作站解决,既符合老百姓‘有事找警察’的习惯,又能在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吴新根说,曹娥街道110矛盾纠纷联动联调工作站成立3年多来,受理4113起纠纷,100%调解成功。

    现在,上虞市已建立110调解联动工作站15个,基本实现了社会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工作做到位了,各个乡镇(街道)的绿灯也纷纷亮了起来。

    在上虞,类似的创新之举还有不少。“三色”预警不仅成为社会治安、平安建设的“晴雨表”,也紧紧抓住了平安建设的难点、百姓期盼解决的热点,让每一项政法工作都扎实有效,有力维护着上虞的平安和谐。

    层层“设卡”

    平安创建全民总动员

    8月2日,百官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立民终于敲定了最新的《百官街道社会稳定工作“三色”预警办法实施细则》。

    百官街道处在上虞市中心,下辖16个社区、36个村,新居民多,治安状况相对复杂。“只有每个社区、每个村的平安工作做扎实了,街道的平安成绩才会好。”2010年4月,百官街道参照市里的“三色”预警考核机制,对下辖的所有村、社区全面实施“三色”预警考核。而且,考核标准比市里还要严。

    不过,这个比市里考核还严的标准,今年8月后还要更细更严。

    郑立民拿出一张今年6月辖区各村、社区的“三色”预警表总表。在6项工作中,除了新居民登记有6个村、社区被亮了黄灯或红灯外,其余一律绿灯。

    这样的成绩本来不错,但他们还是感觉到了危机。“绿灯这么多,说明考核还不够严。如果再不细化,考核就失去意义,平安工作也会止步不前。”郑立民说,新细则实施后,下属的村、社区想得绿灯,没以前容易了。比如火灾事故一项,以前只要村、社区当月不发生火灾责任事故,或发生火灾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就可以亮绿灯。细化后,如果发生火灾,即使没有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达到一定数额也得不到绿灯。

    通过这样的层层“设卡”,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平安创建的意识延伸到了最基层,上虞实现了“全员化”维稳体系。预警的内容,也被纳入了干部的实绩考核,直接与报酬、评先、任用等挂钩。

    干部动起来了,社区各方的资源得到调动,百姓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

    贵州人雷成明,到上虞已经十多年。他本来是个锅炉工,后来自告奋勇加入了盖北镇平安(综治)协会新河村分会。小到邻居吵架,大到劳资纠纷,大家碰到困难麻烦,都喜欢找他求助。

    不久前,雷成明的一位老乡在工厂意外身亡,老乡的妻子从老家找来一群人,要把死者抬到厂里讨说法。雷成明陪着死者家属3天3夜,最后终于调解成功,死者家属得到工厂的合理赔偿,一场大风波得以平息。

    现在,上虞每个乡镇(街道)都成立了平安(综治)协会,集合了一大批像雷成明这样热心于平安事业的人,很多企业单位也加入进来,一些村还成立了分会。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会员单位自愿缴纳会费,筹措了平安建设资金。目前,协会在整合社会资源、健全基层综治网络、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强化平安综治宣传等各个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探索建立职务犯罪预警机制
·重庆渝中“三色”预警机制强化队伍管理
·江苏省建立企业经营法律风险预警机制
·河南邓州: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 护航少年成长路
·建立早期预警机制避免错案发生
·河南省夏邑县法院建立“三级预警”机制严防案件超期

·河南省夏邑县法院建立“三级预警”机制严防案件超期
·河南襄城:对8类人员实行“约谈告诫预警机制”
·山东公安:积极完善三级信息研判预警机制
·黑龙江东宁检察院“三早”预警机制加强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