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打击虚假仲裁,亟待完善法律

2013-08-30 10:06:4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今年开始实施的《民事诉讼法》加大了对虚假诉讼的打击力度,各级各地法院对虚假诉讼的警惕性不断提高,虚假诉讼“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但是,如何避免虚假仲裁?对虚假仲裁如何监督?目前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在现实中,由于仲裁具有的意思自治性、灵活性、保密性以及程序的封闭性,使当事人利用仲裁程序侵犯案外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起申请执行的仲裁案件具有一个特点,都是在外地的仲裁委员会仲裁的。由于仲裁没有区域限制,虚假仲裁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到国内任何一个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异地仲裁委员会很难以实质性地审查相关证据,给虚假仲裁提供了生存空间。

    依照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对于仲裁裁决的执行,仅仅存在形式审查的义务,而没有实质审查的义务,使得一批错误的仲裁裁决得以执行,可能会严重侵犯其他个人、集体甚至是国家的合法权益。

    目前,仲裁案件的案外人,即使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虚假仲裁侵犯,却没有参与仲裁与诉讼的救济渠道,严重破坏了法律的公正与社会的公平。

    2013年6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的规定》,该规定把虚假仲裁也纳入了监督范围,并作出规定,对利用虚假仲裁裁决书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予执行,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该规定对于虚假仲裁的打击力度仍有待加强。

    我们期待着相关法律早日出台,铲除滋生虚假仲裁的土壤,避免当事人利用仲裁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策划“虚假仲裁” 栽在“执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