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浙江

浙江绍兴:创新发展“枫桥经验”

2013-08-27 11:27:4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诸暨法院法官走村入户,发放便民联系卡。

  诸暨法院视频调解QQ群。

  2012年全国扩大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会在诸暨召开。

  诸暨市道路交通事故调解中心成立。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两级法院不断创新发展“枫桥经验”,以化解社会矛盾,发挥司法职能,提供司法保障为着力点,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健全组织机构,总结新经验、新做法,发挥了司法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主导作用,提升了司法活动对优化公共决策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影响力,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诸暨:搭建全方位调解平台

  台前:设立便民中心,推进诉前调解

  4月18日上班一大早,诸暨市人民法院立案大厅便民中心值班法官余欢君就接待了一名怒气冲冲的男子方某,“我一定要起诉,法院得替我做主”。

  “先坐下,有事慢慢说。”余欢君热情地给方某倒了杯水,并请他坐下。

  “这是我请人写的诉状,咱村里在进行电信光缆的架设,架设的光缆直接就压在我家的电线上面,多危险呀。”方某坐下来,平息了一下怒气,“我当场就向电信公司架设人员提出意见,没人听,后来又找到电信公司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至今没有结果。今天我上法院,就是要告电信公司,要求他们线路整改。”

  “大叔,别急,这事我们可以先进行诉前登记,先帮你跟电信公司协调处理一下,一有结果立马通知你”。

  “行,那我等你们消息。”方某当即办理了诉前登记手续,离开了法院。

  当天,余欢君就电话联系上了诸暨电信公司一名负责人,并于第二天亲自前往电信公司,与该负责人就方某反映的光缆架设问题当面协商,电信公司负责人最终同意将线路进行整改,一场纠纷于诉前得到成功化解。事后,方某主动打电话给余欢君,不停地表示感谢,“想不到事情这么快就得到了处理,谢谢法官呀!”

  这只是法院“诉讼便民中心”引导调解成功的一个缩影。2012年5月,诸暨法院在立案大厅和枫桥法庭设立了“诉讼便民中心”,为当事人提供纠纷调解、诉讼引导、法律咨询、法制教育、判后答疑等“一揽子”法律服务,每天分别由青年法官轮岗值班。任何矛盾纠纷到法院,必先经过该便民中心“纠纷劝导站”、“诉讼引导站”、“法律指导站”和“信访疏导站”四个站点的四重“过滤”,实现诉前化解。即使不能及时化解,该便民中心也引导当事人依法文明诉讼、诚信诉讼,预防信访风险,防止矛盾升级。

  今年上半年,通过“一中心四站点”渠道,便民中心已累计提供1300余人次的咨询服务,诉前引导调解累计1018件、成功629件。

  台上:矛盾合理分流,注重多元调解

  诸暨人赵某因膀胱结石于2011年3月底入住市医院,在麻醉下行膀胱切开取石术,手术顺利。但自4月8日起患者左下肢出现肿胀疼痛不已,此后病人拒绝出院,院方与之多次沟通后才同意出院。出院后患者数十次去医院吵闹,并来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各种费用50多万元。

  诸暨法院收到诉状后,根据案件性质,将案件及时委托给诸暨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调解会主任斯友全先咨询行业相关专家意见,再对医方责任进行客观公平地评估,认为该纠纷虽然医院方在诊疗中有一定的不足,但其病因系自身原因造成的,赵某在听了斯友全的分析后,不断地点头,很快,医患双方达成共识,由医院赔偿各种费用6万余元。

  自2008年起,诸暨法院先后与其他部门对接,建立起交通事故、消费维权、医患纠纷、劳资纠纷、婚姻家庭等5个调解委员会,实行“类案分流”。2011年,5个专业调委会共受理纠纷1667件,调解成功1135件,成功率为68%;2012年,受理1647件,调解成功1251件,成功率达76%。2012年7月,诸暨法院又协助司法局建立诸暨市道路交通事故调解中心,并派驻副主任1名、工作人员2名,当年受理交通事故纠纷2225件,调解成功率达90.70%。

  同时,诸暨法院还加大“繁简分流”力度,对当事人不同意诉前调解或经诉前委托调解不成的简易纠纷,及时移交民、商事简案组审理,实行简案快审,疑难复杂案件,则移交业务庭,由相对固定的合议庭实行专业化审判。在此基础上,诸暨法院又增设了民事审判第三庭、简案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办案效率。2012年,诸暨法院一线法官人均结案255.90件,是全省平均数的1.51倍;今年1至6月,一线法官人均结案已达137.57件,是全省平均数的1.61倍。

  2011年2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一行到诸暨法院视察指导工作,对该院“诉调分流”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2012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确定该院为全国42家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试点法院之一,并在该院召开了改革试点工作部署会,这正是对诸暨法院上述尝试的认可。

  台下:多方开展指导,规范人民调解

  今年3月,诸暨法院在立案大厅建立了与各专业调解组织对接的视频指导网络“陈法官指导调解QQ群”,各专业调解组织在调解过程中发现疑难问题需要指导的,可以通过该QQ群,即时与立案大厅值班法官进行视频面对面交流。为什么要组建这么一个QQ群,诸暨法院院长赵中兴说,就是想尽可能地把司法职能往前推。通过这个QQ群,加强法官和一线调解员的联动,甚至由法官在线参与调解,既能提高调解成功率,又能促进调解过程的规范化,确保调解结果的合法性。迄今,该QQ群已成功指导调解案件16起,《人民法院报》、《浙江法制报》头版头条对此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这种司法职能的延伸,诸暨法院一直在探索中。2008年以来,法院和司法局联合组织专题培训活动12次,培训人民调解员1000余人次,全力提升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养,提高矛盾纠纷首次化解成功率。2012年,诸暨法院又建立了业务指导员制度,69名业务骨干被任命为“人民调解业务指导员”,开展驻街道、进社区、进乡村“一驻两进”工作,每名业务指导员负责一至两个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同时,实行每月一例会制度,由法庭、司法所、乡镇分管领导以及人民调解业务指导员参加,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总结经验,查找不足。2012年8月,诸暨法院又推出《诸暨大调解》杂志,作为调解工作的交流和学习平台,由各调解指导员及时把法院审理的典型案例送到调解站所,以案促调,统一调解尺度,且确保调解员人手一本。

  2008年至2012年,全市依托各级调解组织调处的矛盾纠纷达30119件,调处成功29047件,成功率达96.40%以上,大量纠纷化解于诉外。

  嵊州:法官进社区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你们反映的祝某人身损害案在判决后,因为被告现确无财产可供履行,祝某因事故致残多年,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等情况,我已经记下来了,对他进行何种司法救助,我回去后会立刻向院领导汇报并与执行局沟通,尽快拿出一个方案。”嵊州市人民法院法官徐海明合上本子时,跟嵊州市白莲堂社区的负责人说道。“法官进社区”活动开展以来,徐海明的工作笔记本上已经满满地记录了各种社区群众的法律需求和相关问题。

  为密切法官与群众的联系,推动法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切实改变司法作风,2012年开始,嵊州法院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延伸枫桥经验,大力推行“法官进社区”活动,由分管副院长和民一庭、立案庭庭长分别结对联系一个街道,一名民事法官结对联系一个社区,负责做好联系社区的法制宣传、矛盾排查、指导调解等工作,把握群众司法新需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推动基层社会管理机制的完善。

  嵊州市剡湖街道江滨社区主任高千华笑称有了一群“免费的常年法律顾问”:“过去法律知识缺乏一直是社区工作协调解决纠纷的瓶颈制约因素,现在有专业法官定期来给我们居民解答,还可以随时打电话向你们咨询,方便得很啊!”这些“法律顾问”们为社区“量身打造”的《社区法律读本》现在是社区里头最受欢迎的读物,高千华表示:“读本有案例有法律,讲的都是社区中最常见的邻里家庭纠纷,实用又有针对性!”

  一年以来,嵊州法院共计约420余人次进社区开展活动,共接待社区居民法律咨询上千人,培训指导社区人民调解员7次,协助化解矛盾上百次,编写成《社区法律读本》,免费赠送给社区1500多本,取得较好的效果。

  民事法官进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这仅是嵊州法院法官结对活动的一个剪影。据嵊州法院副院长叶见军介绍,该院自今年年初以来,积极开展法官联系活动,刑事法官联系学校、民事法官联系社区、商事法官联系企业协会、行政法官联系行政机关开展共建活动,基本实现了“四个结合”,即结对共建与收集民意相结合、结对共建与法治宣传相结合、结对共建与矛盾排查相结合、结对共建与指导人民调解相结合,健全了网格化、无缝式社会管理模式。

  新昌:践行“枫桥经验” 注重案结事了

  “法官同志你们辛苦了,这么多年的烦心事儿总算解决了!”新昌县沙溪镇淦坑村的俞老爷子握住承办法官的手说。让俞老爷子烦心的就是隔壁邻居家房檐滴滴答答的水,时间一长,俞老爷子家木结构的房子墙上便开始腐烂。但邻居陈某却不认账。

  屡次交涉无果后,今年3月,俞老爷子颤颤巍巍地走进了新昌县人民法院大市聚法庭,和邻居打起了官司。但是开庭时,陈某却坚称自己家房子的水根本不会滴到俞家房子。

  这水,到底是滴上了还是没滴上?“咱们眼见为实!”负责此案的大市聚法庭庭长陈晓军当机立断,和原被告双方一起到现场实地勘察,发现两家房子紧紧相连且一高一低,但没下雨看不清水流方向。陈晓军去买了软水管,再次前往现场,软水管牵到陈某家房顶一做洒水实验,水管里的水果然沿着陈某家的房檐流到了俞老爷子家的房子上。

  这下陈某没话说了,当场承诺修改自家房檐,并负责加高俞老爷子家的房檐,俞老爷子的心头病终于解决了。

  “不只坐堂问案,更要走出去实地走访勘察,尤其是相邻权纠纷类案件,这样分析纠纷成因,才能找出案结事了的方式。”陈晓军道出了经验之谈。

  作为“枫桥经验”的主战场,新昌法院澄潭、儒岙、大市聚法庭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将工作平台前移到一线,就地倾听群众呼声,发挥审判权的规范、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践运行,就地化解矛盾,将信访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法庭还积极与辖区内的派出所、工商所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动调解,将涉及健康权、物权、财产损害赔偿和医疗等案件及时告知调解联络员,实现信息共享,使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联合运作。2012年,澄潭、儒岙、大市聚三个人民法庭通过人民调解中心调解案件100余件且均成功履行。(记者 余建华 孟焕良)

[责任编辑:朱诗瑶]
相关报道

·绍兴越城法院在办案中落实“枫桥经验”
·浙江公安走出践行“枫桥经验”新路子
·绍兴创新"枫桥经验"实践人民治安"群众控股"
·浙江:坚持群众路线 发展枫桥经验
·浙江: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服务保障全省大局
·王辉忠在杭州调研时强调: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王辉忠在杭州调研时强调: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浙江: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浙江绍兴:让“枫桥经验”历久弥新
·大调解:“枫桥经验”老兵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