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下这个话题,其实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
当年,因为一个亲属的意外变故,心里极为悲伤不能自拔时,身边的几个朋友经常陪我解闷野外游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奇石。每当工作或闲暇之余,或漫步长白山下山涧溪流之中体会山的博大、石的精髓;或对寻来的块块奇石细细洗刷,仔细品读;或对挑选出来的奇石配座、起名,无不对大自然天然而成的奇美所折服,它是天地的脊骨,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永恒的艺术品。
长白山奇石,有的体态纤瘦、形状怪异、线条清晰、瘦中见奇、神中凝气、铁骨铮铮;有的体态玲珑、溶洞贯通、变化多势、漏中见灵;有的体态起伏、时隐时现、石体凹凸,皱中见变、态现神秘;有的形态怪异,却怪中有格,异中见韵。其石质细腻洁净、石色斑斓、光泽夺目,斑斓之中见绚丽,夺目之中见淳朴,细腻之中见刚毅;纹理纵横之中有古奥,表里洁净之中见单纯。
笔者作为一位有将近三十年工龄和法龄的法官,从长白山奇石中品读着大山法官的品格。
石与德兼修。无数次的驻足观看形态各异的奇石,其形体、纹理、色泽都再现大自然的那分神韵,每块长白山奇石都是凝固、和谐的艺术品。读懂了它们,就会感受到抚松山山水水的秀美,就会体悟到抚松人热情豪迈的胸怀,就会深深爱上抚松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
“石小乾坤大,天然灵气多”。从传说的炼石补天到先祖的击石取火,从原始的山顶石穴到摩登的万丈高楼,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希腊的雅典卫城,从规模宏大的莫高窟到工艺精巧的赵州桥,从平凡脚下的铺路石到辉煌事业的里程碑,从代表永恒的钻石到随风飘浮的空中沙砾,从坚持不懈的滴水石穿到忠贞不渝的海枯石烂……人间的一切伟大与平凡,高贵与贫贱,不朽与瞬间,精彩与苍白,都离不开石头。诠释石头,天文学家读懂了宇宙奥秘,地质学家读懂了大地春秋,考古学家读懂了文明轨迹,文学大师读懂了浪漫情意;法官们读懂了公平与正义。品味石头,强者得到搏击的力量,仁者得到伟岸的沐浴,智者得到造化的灵秀。
古往今来,在奇石文化中,以石为友,得仁得智,各得其所,奇石成了不少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挚友良师。著名诗人陆游、苏轼,书法家黄庭坚、郑板桥等一大批文人墨客收藏、观赏奇石,为之吟诗作赋。东坡居士曾曰:“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他一生酷爱石头,性格也像石头般坚硬,多次犯颜直谏,屡遭贬谪,至死犹未悔。民族英雄于谦则用“烈火焚烧若等闲,要留清白在人间”自比石灰石,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而曹雪芹饱蘸血泪之笔精心刻画的红楼梦中人无一不与石头有关,一部《红楼梦》就是一曲石头的赞歌。
穿透了蛮荒亘古的岁月,目睹了世事沧桑的变迁,历尽了千锤百炼的雕琢,奇石从不摆弄风姿,对人恭敬,冷眼观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有奴颜媚骨,从未自我炫耀,永远以其铮铮硬骨傲立天地之间,悄然绽放铿锵,寂然装饰生活。这种孤高介节、这般坚韧不屈、这份静默淡定,这些石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法官所孜孜以求的涵养和精神写照吗!
作为法官,审判权力的影响力是外在的、强制的和阶段性的,而人格魅力的影响力却是内在的、根本的和长远的。选择法官这个职业,就选择了与清苦为伍、跟压力作伴、和单调同行,就需要培养高尚的情操、高雅的情趣、淡泊的心志、爱民的情怀以及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就要以石为师、修身养德,以石为友、练好内功,以石为伴、淡泊心性,要做一个安于寂寞的人、善于倾听的人、甘于清贫的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让我们烙着石的印记,怀着石的性情,凭着石的精神,奋力拼搏,勇往直前,为波澜壮阔的“石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做一块“恪守法官职责,践行司法为民”的坚韧磐石。
(作者单位:吉林省抚松县人民法院 许绍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