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既上岸又下海
威海打造海陆一体大平安格局
山东省威海市位于胶东半岛最东端,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拥有山东省三分之一的海岸线。鉴于这样特殊的地理区位,近年来,“平安威海”建设将触角不断由内陆向海洋延伸。
“大到国际海洋纠纷,小到省际、市际渔业矛盾,近年来我们面临更加严峻多变的平安建设新形势,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也到了最关键时刻。”威海市委书记孙述涛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从大力实施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到打造多部门联动执法新机制,再到创新精细化社会服务新功能,威海市近年来逐步完善了海陆一体的大平安建设格局,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老百姓营造更为平安和谐的大环境。”
信息预警收集研判一体运作
近日,石岛电业码头一渔船船主拖欠3名船员3.6万元工资,由于多次上门索要不成,3名船员情绪非常激动,甚至有了动武的念头。“休渔期走访,排查欠薪是一项主要工作,由于应对及时,他们拿到了全部欠薪。”民警顾朕说。
今年6月25日,威海市委政法委针对欠薪问题专门下发《关于渔船欠薪纠纷问题的分析研判报告》,分析渔船欠薪纠纷问题的主要特点和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
“任何海上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的根源在内陆,最终解决也在内陆。”威海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元敬说:“渔船欠薪问题近年来比较突出,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据了解,从去年年初开始实施的“海陆一体的社会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在威海已经成为常态化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该市已对10类问题进行了研判,涉及涉外渔船管理、海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打击盗窃海珍品问题等。
“这一制度的实施,让我们对那些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威海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茂德说:“去年,我们建立了一支遍布城区大街小巷的信息员队伍,这支队伍每周都能采集到近万条各类社情信息,一般的信息经过简单研判就被分发到各职能部门限期处理,重要的集聚性信息我们整合21个职能部门共同研判,并提出预防及处理对策。”
联合执法五龙护海合力推进
近日,重新整合执法力量的中国海警全新亮相,结束了原来海上执法力量分散的状况。“近年来,威海一直在探索并实践海上联合执法机制,并取得积极效果。”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许祖强说。
李全成是中心渔港码头的一名船主,2012年12月,他的船在海上遭遇一艘外省三无船只“碰瓷”,被对方拖住,并逐渐驶离威海海域。“没办法,我只能向边防海警求助,海警出动两艘快艇,硬是帮我追回了渔船。”李全成告诉记者。
“海上治安形势日益严峻,大到涉韩涉日海洋纠纷,小到海上偷盗、‘碰瓷’、走私偷渡等,没有一个步调统一、团结一致的联合执法机制,根本无法有效应对。”威海市公安局局长叶立耘说:“近年来,我们逐步探索并实践了海陆一体打防控体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联席会议形式,把海上执法力量和内陆执法力量整合在一起,形成牵一发动全身的打防控效果。”
今年5月,威海多个海上执法部门利用休渔期,组织开展“护渔联合执法”,共出动警力200余人次,出动渔政执法人员70余人次,查处各类违规渔船17艘、违规人员100余人。
威海还加大对本地渔船民联合管理和海上纠纷排查化解力度,要求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种力量整合的市、县、乡、村四级渔船管理体系,确保渔业生产安全。与此同时,还积极引入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多元化调解机制,全面构建海陆一体矛盾纠纷化解机制。
“构建海陆一体联合管控执法和联合矛盾化解体系,是平安威海建设的根本需要,让犯罪分子不论在内陆还是在海上,都没有遁身机会。矛盾纠纷不论在海上,还是在内陆,都能确保发现一起、化解一起。”刘茂德说。
精细服务上岸下海无缝对接
在威海市民的脑海中,有一个电话号码和“110”、“120”一样深印脑海,这个号码就是12349——威海市居家服务呼叫中心。
据了解,威海市“12349”居家服务中心是地方党委、政府推动下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市场化运作,运用移动网络平台,向全市居民提供16大类、200多项服务。
“老百姓对精细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我们以公益服务作为引领,将公共服务惠及每个家庭。”该中心主任孙晓华说:“我们服务对象中有许多船员家庭,这些家庭的男人常年出海,对于社区服务的要求比较集中,我们可以帮助解决船员的后顾之忧。”
“以管理带服务,以服务促管理,我们通过城乡统筹、海陆一体的社区服务体系,让服务元素在‘平安威海’建设中凸显出来,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不断增设内容和丰富形式,让服务更趋人性化和个性化,提高‘平安威海’建设档次和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刘茂德说。
经济发展统筹资源海陆联动
威海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如何为建设蓝色经济区保驾护航?
据了解,威海市专门筛选100家重点企业和100个重点项目作为政法系统重点服务对象,选聘一批优秀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组建“法律服务团”,依法保障项目落地,促进企业发展。同时,通过对社会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政法机关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点案件提出司法建议,及时为行业部门、企业单位提供风险提示。
在平安建设的大力保障下,威海市把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抓手,统筹“岸、滩、湾、岛、海”要素资源,坚持海陆联动、一体发展,使得蓝色经济区呈现出生机勃发、活力四射的发展局面。
据统计,今年以来,当地政法部门先后围绕建筑行业、外贸行业和金融行业开展了3次专题分析研判,提出规范行业管理司法建议20多条,累计开展赴企走访活动1000余人次,走访各类企业600余家,解答各类咨询1500余个,帮解各类困难300余个。
“经济发展能进一步助推平安建设,平安建设又能反哺经济发展,如何让平安和发展这对社会管理中的孪生姊妹和谐共生,威海通过实践进一步证明,构建海陆一体平安建设大格局和打造海陆联动蓝色经济区的步调是完全一致的。”威海市市长张惠表示。(记者余东明姜东良)
·山东枣庄公安局:集中返还被骗车辆
·[视频]最高人民检察院来山东征求意见建议
·山东召开贯彻修改后民诉法推进会
·[视频]山东菏泽:堵疏结合保障市民出行平安
·山东威海边检开展留守儿童进警营活动
·山东济南历下:“亲民警务”迈出坚实步伐
·山东济南历下:“亲民警务”迈出坚实步伐
·山东百日攻坚会战肃毒害创平安
·山东青岛中院:“民告官”案胜诉率仅3.5%
·山东:突出“五个着力点”实现事故“双下降”
·山东高院邀“时代先锋”举办视频讲座
·山东定陶民警:走进村居倾听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