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江苏

江苏省检察机关践行群众路线纪实

2013-08-21 08:54:31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江苏法制报 

植根正义于民心

——江苏省检察机关践行群众路线纪实

切实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让群众在法治进步中感受公平;

切实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以过硬的执法能力传递法治正能量;

切实深入基层,践行群众路线,甘当人民群众保护神。

这是新时期江苏检察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坚持这个基本点,五年来,江苏检察工作立足职能、服务大局的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秉公执法、依法办案的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执法公信力、人民满意度上了一个大台阶。

五年,全省审查批捕犯罪嫌疑人26.89万余人,提起公诉43.44万余人,与前一个五年相比,分别上升了12.5%和35%。贪污贿赂案件大案率从2008年的95.1%上升到2012年的98.9%;五年,全省办理诉讼监督案件比上一个五年增加244.4%,捕后不诉率、撤回起诉率、公诉案件无罪判决率都处于全国最低水平。

五年,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问卷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省检察院的整体评价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全省21个基层检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4名检察官获“全国模范检察官”荣誉称号,2名检察官受到国务院表彰,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省委书记罗志军对江苏检察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

省检察院检察长徐安告诉记者:服务民生、践行群众路线,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

服务民生,就要心系民众,让民众有亲近感

“亲民”,是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留给家乡的宝贵财富。如今,“亲民”精神不仅在淮安遍地开花,而且也深深根植于江苏检察人的内心。

紧扣亲民利民便民为民的目标,淮安检察机关在全市乡镇设立了39个检察工作站,聘请了80余名具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检察工作联络员,扎实推进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30个重点项目,其中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四化”建设、“失依儿童”关爱活动、仲裁检察监督、涉农检察、涉“弱”案件检察维权五项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徐州贾汪区检察院控申部门牢固树立“便民、利民、为民”的宗旨,耐心接待来访群众,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解决问题有回声”和“一张笑脸相迎,一杯茶水暖心,一把椅子让座,一片诚心办事”的服务标准,深得民心。

“接待来访、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是我们检察机关应尽的职责,我们绝不能怕麻烦。”徐安多次和接待人员说。

王某曾经当面向徐安上访过,走出接访室大门时,他由衷地说:没想到江苏检察长这么平易近人,这么温暖亲切!我对投资江苏更有信心了。

陪同接访的省院控申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徐检深入基层接访,是省院转变作风、践行群众路线活动的体现,目的是推动机关工作重心下移,着力解决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多年来,徐安一直坚持下基层接访、阅看群众来信,每年批阅群众来信数百封”。

徐安说,一封群众来信,就是一份对我们工作的信任,如果我们处理疏忽,就会让这份信任得而复失。

服务民生,就要护佑民众,让民众有安全感

2013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徐安在北京参加网络访谈时,介绍了江苏省检察机关查办案件、维护民生的情况。在5年里,各级检察机关把涉及民生、民利的渎职犯罪和危害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渎职侵权列入专项惩治重点,先后查办了一批涉及到“瘦肉精”、“假牛肉”、“病死猪”、“地沟油”、“毒胶囊”和危害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犯罪案件以及执法人员不作为、滥作为的渎职犯罪案件,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农民怕天灾,更怕遭人祸,希望检察官能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化肥、假农药这些坑农害农案件的打击力度。”全省检察系统全面开展的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正好用行动给了农户们一个满意回答。

“连云港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三分之二,作为农业大市,涉农检察工作意义更加重大。”连云港检察院检察长汪跃介绍,现实要求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服务“三农”作为自身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农民的司法诉求表达到哪里,检察机关就跟踪到哪里,农民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哪里,案件就查办到哪里。

据统计,去年连云港市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涉农刑事犯罪1426人、起诉1693人,办理了央视曝光的生产销售“地沟油”案、“石头西瓜”案、销售感染炭疽病毒牛肉案等一批重大、复杂涉农案件。

食品安全是群众舌尖上的“中国梦”。如何保障该类案件办案质效,及时回应百姓关切,记者在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找到了答案。

“为了确保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院建立了专案办理‘绿色通道’。”武进区检察院公诉科徐雷霆介绍说,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重大食品安全犯罪案件,该院第一时间派员介入侦查;对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移送起诉的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组织精干力量优先办理,并选派业务骨干出庭支持公诉。

2012年,常州市检察机关办理危害食品安全、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案件96件,移送起诉18件23人。

服务民生,就要顺应民众,让民众有信任感

“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徐安认为,法治社会建设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把正义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底里,就是要顺应民众的呼声,铲除民众身边的腐恶,让民众对检察机关充满信任感。

据徐安介绍,近五年来,全省检察系统集中力量查办发生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拆迁、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执法司法等领域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引发群众强烈不满的职务犯罪,老虎苍蝇一起打,挖出一批人民群众身边的腐败分子,人心大振,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信任倍增。

2013年3月,徐州耐火材料厂留守处原负责人陈令喜,因受贿4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零6个月。此前,陈令喜所在的工厂早已破产,下岗工人生计维艰。然而,在苦脏累工种的下岗工人办理退休手续时,他却百般刁难,不给钱不办事,甚至逼迫家境极度贫寒的残疾工人举债送钱。

贾汪区检察院检察长曲旭接到关于陈令喜受贿的举报信时,拍案而起:“一定要坚决地查下去,给工人们一个说法。”听到检察院要查办陈令喜的消息,早已退休的老工人们纷纷来到检察机关举证,有的退休工人痛诉陈的劣迹时,甚至泣不成声。

“这类案件数额虽小,却严重侵犯了群众利益,对干群关系的破坏力不容小觑。严办严处就是向人民群众释放出强烈坚定的反腐信号。”徐州市检察院检察长杨其江说。

惩治犯罪,是江苏的利剑出鞘,预防犯罪更是江苏的强弩硬弓。

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葛晓燕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院在全市机关、国营企业开展“争创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活动。从举步维艰到后来1300多家单位踊跃加入,不仅金融、行政执法等领域职务犯罪发案率明显下降,连大型企业也从中获益。

开元集团是最早参加争创活动的江苏大型国有上市公司,400多人的企业多年来未发生一起职务犯罪,连续三届荣获“无职务犯罪先进单位”奖牌。

服务民生,就要福祉民众,让民众有幸福感

2011年4月初,兴化市检察院反渎局侦查科科长邵龙喜办理了某果蔬合作社套取农机购置补贴案件。他发现,补贴款被套取,关键在于农机局相关负责人没有按照规定,对涉案合作社冷库监管缺失。对此,在查处犯罪的同时,该院向市农机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完善审批制度,加强对惠农支农资金有效管理。

党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每一分惠民补贴发放到需要补贴的民众手中,民众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

阳澄湖是苏州四角山水的东北角,水产丰美,环境调节功能显著,也是周边地区的饮用水源,被称为苏州的“绿肺”。

2008年以来,黄某等人在没有合法授权的情况下,租赁水上挖掘机,违法从湖中大肆取土,造成国家土资源损失数百万立方米,价值千万元,改变了地理特征,打破了生态平衡,破坏了水草、贝类、蟹类等生物的生长环境。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当即介入调查,相继对黄某等4人以盗窃罪直接立案、并案侦查,有效制止了这起生态破坏的漫延。

生态环境遭到侵害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成为职务犯罪的温床。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在办理这起盗窃土资源案的同时,挖出阳澄湖渔政管理站原站长助理陆某受贿案、该站二分站原站长谢某玩忽职守案等系列案件,打出一套漂亮的“生态保护组合拳”。

为了把“鱼米之乡”这块苏州祖传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苏州市检察院研究制定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思路全面确立。

“我们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推动苏州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是为了让苏州市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过上幸福生活。”苏州市检察院检察长王君悦自豪地告诉记者。

今年3月底,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人民检察院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自觉践行执法为民这一根本宗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如果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为大多数人谋求幸福的话,那么江苏检察机关的另一举措“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却是为少数人伸出的温暖之手。

徐安动情地说,对于特困刑释人员实施特困救助,它传递的不仅仅是一份经济上的温情,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化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好好做人,降低再犯罪几率,让这个特殊群体也有幸福感。

(□特约记者 沈检轩)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