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迅猛发展,在信息交流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然而,网络也给谣言的制造、传播插上了“翅膀”。更猖獗的是,有人甚至有组织地造谣传谣,蓄意毁谤公民个人、策划网络热点事件,非法牟取暴利。
日前,北京警方查处了一个蓄意造谣传谣的网络推手公司。他们捏造无中生有的“网络爆料”,利用广大网民的善良达到一己之私:诋毁他人为自己出名铺路;夸大事实、捕风捉影,雇水军替人炒作、抹黑对手;捏造事实、做幕后推手,混淆视听、牟取非法利益。而一些网民也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他们的“遥控工具”。
网络造谣传谣已突破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成为社会公害、网络“毒瘤”。这些谣言或损害社会诚信,破坏公共秩序和经济社会秩序;或侵犯他人权益,严重影响他人声誉和正常生活;性质更恶劣的还会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这其中当然包括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为切实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公安部根据人民群众积极举报的线索,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并严惩造谣传谣者,维护互联网信息健康安全,既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网民的热切期盼。
网络是公共场所,不是法外之地。对于发生在网络这个公共场所的造谣传谣行为,公安机关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有效统筹各种资源,强化部门警种协调联动,持续集中开展打击行动,铲除此类违法犯罪生存的土壤。对罔顾法律的造谣传谣人员,公安机关要依法追究其责任,决不容忍他们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损害公共利益,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在公安机关坚决打击的同时,也需要网民坚守法律底线,不给谣言提供传播渠道,坚决抵制、积极举报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在公安机关和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建立一个文明健康、美好纯澈的网络家园。
·[视频]专家解读:网络造谣承担法律责任
·浙江要求依法打击网络造谣传谣
·江西省基层法院成立“网事审判庭”严惩网络造谣
·京沪等地表示坚决支持依法处置网络造谣传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