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消灭”暑期盲点防溺水
8月以来,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联合街道、乡镇、水务、教育等部门,不断强化预防、处置工作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
通州分局专门召开会议,就预防青少年、儿童暑期溺水事件进行部署。组织社区民警深入单位、学校、居民小区、村庄担任暑期校外辅导员,多种渠道宣传法律法规,普及溺水发生时正确的自救和救援措施,避免盲目救援导致的不必要伤害。同时,告知家长尽到监护人责任。
通州分局梳理出近年来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河湖危险区域,在明显位置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组织民警、水务执法人员、巡防队员和社会辅警力量加大巡逻力度,加强安全管理和日常水域巡查,制止中小学生在危险水域游泳、钓鱼、戏水。对人流密集的水景公园,加强救援力量的布置,随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为规范溺水警情现场处置工作,分局专门研究制定了 《现场处置溺水警情工作规范》,明确一旦发生溺水警情,治安、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派出所协同开展救援工作,同时通报区应急办协调属地乡镇领导到现场协助开展工作。(记者谭志勇、通讯员张立先)
山东积极构筑“暑期学生安全网”
为了加强暑期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山东省多措并举,积极构筑 “暑期学生安全网”,让家长省心、放心、舒心。
一是印发 “安全明白纸”,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暑期安全教育,重点从游泳安全、交通安全和社会生活安全3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二是以关爱儿童为题材,选取优秀交通安全宣传挂图,制作12万张交通安全宣传挂图,在社区广场、繁华地段、国道省道沿线村庄以及公园广泛张贴。三是强化家长辅助教育,呼吁广大家长暑期给孩子树立榜样,不超速行驶,不酒后驾驶,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引导孩子文明参与交通。四是成立了假期学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安全责任制。五是发动家长、社区共同监护学生安全上网、文明上网,远离网络有毒信息,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确保学生暑期过得安全、文明、健康。(记者王若冰、王志波)
·儿童保护,该向外国学什么
·法律缺失 机构缺乏 “困境儿童保护”面临困境
·儿童保护再敲警钟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我国儿童保护机制不健全 别让成就蒙蔽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