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西出福建厦门岛的重要门户,位于厦门市的几何中心和厦漳泉三角地带中心位置。目前拥有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和一个省级机械工业集中区三大工业园区,辖区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00多家,已形成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三大支柱产业。
近年来,集美区人民法院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作为延伸审判职能的重要内容,积极打造四个司法服务平台,为辖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纠纷预防平台
帮企业构建防护网
春保森拉天时精密钨钢制品(厦门)有限公司是世界知名企业春保钨钢集团下属子公司。集美法院在审理该公司起诉的一起买卖合同案中,及时采取保全措施,成功调解,为该公司挽回损失55万元。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发现该公司在日常交易过程中证据意识和合同意识不强,为帮助其提升纠纷预防能力,法官向该企业制发了司法建议书,建议其加强证据建档工作,加强对法务岗位的重视,强化合同审核。前不久,集美法院民二庭庭长王峰将司法建议书送到了该公司。
“集美法院不仅及时帮我们挽回了损失,还积极指导我们做好风险防范,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啊!”“世界钨钢大王”、春保钨钢集团总裁廖万隆对集美法院的工作充满感激。廖万隆同时表示,公司将迅速采取措施完善法务工作,规范交易证据建档和合同审核工作。廖万隆还专门从台湾定制了一块“服务台商、法治之光”的牌匾送到法院。
一直以来,集美法院坚持将帮助企业预防纠纷作为延伸商事审判的主要目的。通过走访、送法进企业、制发司法建议等多种形式,以专业的指导帮助企业提高法律风险防控能力,减少纠纷。王峰介绍,仅2011年以来,该院民二庭累计走访企业300余次,发放《企业法律风险提示手册》200多份,出台服务保障小微企业发展《意见》13条,发出针对性司法建议5条,实现了企业节约成本和纠纷减少的双赢。
■审执保障平台
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工业集中区内企业众多,如何既保障企业权益,又敦促合同双方履行合约呢?怀着这样的初衷,集美法院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有限公司探索建立了以“融资促销、债权公证、执行保障、无讼和谐”为目标的“分期付款订单无讼保障平台”。
“这一平台就是通过为企业的分期购付款交易提出专业性指导意见,完善合同书规范文本,成功帮助企业建立一整套新式执行保障分期付款销售模式。在降低诉讼成本、缓解企业诉累的同时,通过法律保障,建立市场主体互信,营造辖区诚信经营环境。”集美工业集中区所在的灌口法庭庭长詹锦林介绍。
“这个平台使得交易风险和成本大幅下降。”金龙公司法务经理邬德臣告诉记者。根据金龙公司统计,自平台建立以来,金龙公司通过该模式成功与10余家企业签署购车合同19份,实际交易金额8000余万元,无一出现逾期违约行为。
针对中小微企业,集美法院还专门建立“危困企业司法服务站”,放宽诉讼费用减缓免审批条件,允许资金短缺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保全担保,推行立审执快速衔接办理机制,谨慎灵活采取“活查封”、“反担保”、“放水养鱼”等保全、执行措施。2013年以来,审执结涉企案件1777件,执结标的额1.35亿余元。
■诉调对接平台
助企业畅通解纷路
纺织行业是集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3年5月,集美法院与厦门市纺织工程学会共同筹建的“涉纺织行业商事纠纷诉调对接中心”正式成立,为该院打造司法助企诉调对接平台再添“新砖”。
早在2011年,为了实现诉调的无缝对接,集美法院就与多家大型企业挂钩,除了一对一法律指导外,还实行了纠纷预通报机制,法官提前介入纠纷调解。
“这些客户和你们有长期的往来,建议你们采取温和方式来解决,如果能诉前调解就尽量不要进入诉讼程序,如果进入诉讼也尽量协商解决,这样能维护长期的合作关系。”面对一家欲起诉的企业,王峰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针对关乎民生的物业纠纷案件,集美法院则灵活转变工作思路,专门成立了“流动审务工作站”,主动与业主进行预约,上门开展调解。
2012年3月起,某小区物业公司撤离,并将49户业主陆续诉至法院,追缴拖欠几年的物业费。利用“流动审务工作站”,承办法官积极开展巡回上门办案,召集业主集中听取意见,从易沟通业主身上找到调解突破口,就多数业主强烈反映的保安脱岗、卫生脏乱、车辆乱停等管理问题向物业公司核实,敦促物业公司提出合理收费方案,同时针对个别业主,利用中午和晚上时间开展上门送达、矛盾化解工作,提高送达和调解效率,最终成功促成46户业主与物业公司达成和解。
2012年以来,这个“流动审务工作站”定期走访集美辖区内物业纠纷多发小区,提升业主理性维权意识。通过张贴公告、预约上门等形式开展送达和调解工作,督促物业公司解决问题规范管理,就地化解纠纷达80起。
■长效互动平台
为企业搭建沟通桥
灌口机械工业集中区,是海峡西岸最重要的汽车及工程机械生产基地,仅园区内就有员工3万余人。
五一前夕,集美法院根据近年来审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就当前企业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制定规章制度、处理工伤事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司法助企专项讲座。
工业园区近四十家企业代表参加,为企业及时学习和掌握劳动方面最新的法律法规,帮助企业转变用工观念,规范用工行为,调整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
“法官,我想问一下,我公司与客户发生了债务纠纷,但是双方没有签订合同,只有对方经办人员签名的送货单,我们该怎么办?”“在日常交易过程中,有哪些法律风险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合同签订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集美法院举办的“合同法律实务”专题讲座上,在场的企业负责人、法务人员争抢着话筒。
2011年以来,集美法院已先后举办了“投资法律指导”、“经济往来风险防范”、“公司管理法律实务”等专题讲座7次,受众达5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了实现与企业的双向互动,集美法院还利用互联网、手机网络终端等打造了集商事普法、法律咨询、法律引导、法律问诊、审判播报“五位一体”网络助企Q平台。平台依靠QQ账户登录,企业通过一个账号即可畅行使用“司法信箱”、“审务空间”、“论法Q群”、“集法微讯”、“律海探微”等版块,享受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经济腾飞,司法助力。集美法院正通过四个平台延伸服务,用司法正能量助力辖区经济大发展。”集美法院院长周红岩在总结时说道。
·福建厦门集美法院:把脉小微企业 寻道和谐发展
·福建厦门集美专项执行促进企业效益最大化
·厦门集美:集中执行唱响“四季歌”
·厦门集美区检察院心理健康讲座为干警解压
·厦门集美:内鬼如何得逞 检察建议说端详
·集美法院高效化解工人讨薪纠纷 经验模式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