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时建议
环保监督列为人大重点监督项目
前不久在京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再次审议了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一些常委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应充分发挥人大在环保工作中的监督作用。
杨卫委员说,环保法修正案草案重点强化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责,增加的条款大约有一半属于这方面的规定。但是,对人大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什么作用,草案规定得较少。草案新增加的第二十条,是唯一提到发挥人大监督作用的一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行政区域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完成情况;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专项报告,依法接受监督”。也就是说,各级人大常委会只能依据相应的政府报告提出监督意见。
杨卫建议,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列为人大重点监督项目,同时,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应以更大的力度,加强对国务院有关部门环保工作的监督。草案应把人大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发挥的监督作用、各级人大环资委在环保中的责任规定得更清楚。
辜胜阻委员说,新的环保法需改变两个治理主体(即政府和排污企业)的治理模式,构建“第三方主体”,即监督主体。监督主体首先是人大,其次是检察机关、法院、公众、社会团体等。政府应向人大会议报告环保工作。人大还应就环保问题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调研等。
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鲁贵卿建议,在本法中明确规定区域环境规划应报上一级政府和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这样可以使人大批准的规划更具有稳定性和严肃性,使政府官员不能随意更改规划。
刘政奎委员认为,现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基本国策,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但各地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情况依然很严重,如果环境保护规划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很容易放宽要求。建议环保规划由同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以提高规划的严肃性。(记者陈丽平)
·环保法修正案草案再次公开征求意见
·七成左右环保法规未得到遵守
·环保法修正时要警惕“伪环保”
·[视频]环保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征民意
·常务委员建议环保法修改须重新界定环境概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审议环保法修正案草案时提出“治乱用重典”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审议环保法修正案草案时提出“治乱用重典”
·让新环保法长出“牙齿”来
·常委委员:“治乱用重典” 制定世界上最严环保法
·环保法修正 吹散污染阴霾需疾风
·公益达人呼吁《环保法》修订案废除“诉权垄断”
·环保法之辩:修修补补还是伤筋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