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治建设

北京等地核查赛诺菲事件研究经费行贿难界定

2013-08-13 09:03:35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媒体报道,赛诺菲被曝借"研究者费"名义,在6年前向中国79家医院、503位医生支付约169万元的费用,将这家跨国制药巨头推上风口浪尖。目前,北京市纪委已牵头成立市级联合调查组核查此事,北京市卫生局也表态:收受商业贿赂是医疗行业早已明令禁止的行为,对于违法违规人员,将会依法查处。

    根据此前媒体的爆料,赛诺菲公司涉嫌行贿的名目是向医院、医生提供"研究经费",被指属于变相行贿,但赛诺菲公司的回应中,将事件的性质定性为药品上市后的临床监测。那么,究竟什么是"上市后临床监测"?监测中给医生费用是否合法?"研究经费"的监管中又是否存在灰色地带?

    针对媒体报道的知名医药企业法国赛诺菲公司涉嫌向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多家医院、医生行贿一事,赛诺菲(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此前曾发函给中国之声,表示,"已启动相应工作程序,将以一贯遵守法律和道德义务的态度进行核实。目前,赛诺菲尚不能确认报道中所指的发生于2007年的事宜。"根据此前媒体的爆料,赛诺菲公司涉嫌行贿的名目是向医院、医生提供"研究经费",被指属于变相行贿,但赛诺菲公司的回应中,将事件的性质定性为药品上市后的临床监测。对此第三方医药专业门户和行业研究机构,生物谷网站创始人张发宝博士认为,报道中所提及的上市后临床监测,是药物发展的重要阶段。上市后临床监测做法在全球医药行业被普遍采用。

    张发宝:国家药监也是非常强调上市后监测。因为很多可能药物不良反应发现不了啊,药监原先发过文的要求我们主要做两件事,一个是有药品的不良反应要上报,另外一个就是现在国内DFA的话,就是前几年也是要求大家做好商销会监测,其实这是不管是国际国内都是通行的。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上海核查赛诺菲行贿事件
·上海有关部门核查“赛诺菲向医院提供研究经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