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7岁的陈洁是台州椒江法院立案庭一名年轻法官。从去年6月28日起,她又多了一个身份:法院镇街道工作站专职联系法官,每周二至周四,她都要在海门、白云、葭沚等工作站排期上班。
去年6月28日起,椒江法院主动对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方式,先后在全区9个镇、街道创设了工作站。每站配备3名联系法官,并选聘审判执行联络员,深入矛盾纠纷一线,前移化解关口,拓宽化解渠道,努力践行司法为民,探索司法便民之路。
巡回法庭现身说法效果好
今年6月26日,椒江法院刑庭将巡回法庭“搬进”一家缝纫机公司生产车间,公开审理一起刑事案件。公司员工阮某在采购原料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收受回扣,最终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判刑。与一般的庭审不同,这次在庭审结束后还增加了一个互动环节,由该案审判长和公诉人向现场员工进行普法教育。
椒江法院刑庭庭长方匡能认为,“选择企业人员犯罪放在公司车间进行审判,主要是针对企业人员进行法治教育,这种以案说法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记者了解到,镇街道工作站根据当事人双方实际情况,已经组织了多次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田间地里、乡村院坝,不仅减轻了群众诉累,还提高了办案效率。“巡回法庭作为一个平台,选取典型案件进行审判,真正做到了审理一个案子,教育一方群众的目的。”椒江法院副院长张福康说。
“去工作站找法官”成当地群众共识
“法院工作站的法官周三下午就来了,到时我们找他们解决。”几年前,郑某与蔡某合伙开办颜料商行,后双方因经营理念不同发生纠纷,决定散伙,但双方就如何清算合伙账目、如何分配财产产生纠纷。
“账目很乱,涉及到固定资产、债权等。”陈洁说:“在核对清楚账目后,我们三位法官就双方如何处置分配财产问题提出意见。经过努力磋商协调,双方当事人同意了调解方案。我们还指导司法所起草了调解协议,使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当事人表示:“有矛盾纠纷,我们愿意找工作站的驻站法官,这样不用跑法院,省了麻烦,而且能把纠纷当场化解。他们对法律精通,我们信服。”工作站运行一年多来,有纠纷去工作站找法官,已经成了当地群众的共识。
情法交融“组合拳”群众更信服
去年8月,葭沚工作站接到一起因过继产生的财产继承纠纷。何某夫妇育有三个儿子,小儿子年仅19岁时过世。按照当地风俗,家人就将大儿子的长子过继给已故的小儿子,由其继承当时的遗产。后来,小儿子遗留的1亩多山地被政府征用,分得2万多元补偿款。这笔补偿款怎么分配,何家人产生了意见分歧。
案情很简单,单就法律关系来说,所谓的“过继”根本没形成养子女和养父母关系,不能享有继承权。但从农村习俗来说,大儿子的长子应该全额继承。法官说法理,联络员说情理,情法交融,当天调解成功,由二老继承5000元,余款均由大儿子的长子继承。其他兄弟再无异议。
“以前遇到法律难题,都要电话咨询法官,现在法官当面就把法律问题解答了,当事人都表示信服。”审判执行联络员表示,工作站的成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街道的调解压力。
另一方面,精通法律的法官依托工作站接了地气,将审判执行联络员的群众基础引入司法,情法交融的调解组合拳有效地解决了社会的矛盾纠纷。“工作站的成立提升了法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扩大了法院的影响,提升了司法公信力。”张福康说。
·浙江台州院桥派出所加强暑期网吧安全管理
·浙江台州黄岩出入境民警上门服务非洲客人
·浙江消防总队台州支队特色警营文化建设巡礼
·浙江台州市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海门举办
·浙江台州:“和合文化”育人兴院
·浙江台州椒江开展“迎八一送法进军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