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福建

厦门思明法院:品牌创建的引擎效应

2013-08-12 09:15:20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法院报 

思明法院启动微博曝光台,加大对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行为的打击力度。杨长平 摄

    借助品牌创建带动法院各项工作创新发展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的强院之道。近年来,该院打造了“微博曝光台”、“智慧服务站”、“思法讲坛”等司法品牌,2012年这三个司法品牌入选《福建省法院系统司法品牌建设》一书。

    ■“微博曝光台”显威力

    “(2013)思执行字第269号,被执行人吴某峰,男,因民间借贷欠款278475元,近期与申请人达成和解,现予公布。”这是最近出现在思明法院微博曝光台“@思鸣法槌”上的和解信息。

    为治理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思明法院使用官方微博“@思鸣法槌”,发布拒不履行执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信息。该院执行局局长徐美玲介绍说:“传统执行工作主要通过查封、冻结、扣押、处置等强制执行措施来保障执行效力,这些过程更多的是通过执行法官的努力。现在,借助微博平台,通过引入网民力量,加大对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被执行人打击力度,不仅让民众参与执行过程,提高执行工作透明度,也真正实现社会各界围剿‘拒不执行者’。”

    吴某炳借给朋友吴某峰31万余元用于做生意。然而生意赚到钱了,吴某峰却玩起了“躲猫猫”。经吴某炳多次催讨,吴某峰仅归还本金10万元,尚欠21万余元未归还。思明法院立案执行后,依职权查封了吴某峰名下的两辆小汽车,并依法对他拒不履行的行为予以微博曝光。当得知自己被微博曝光后,吴某峰主动要求同吴某炳和解,于2013年3月4日达成执行和解。

    “我们上网公布的‘拒不执行者’案由主要包括民间借贷、债权、合同纠纷、子女抚养纠纷、信用卡等。在这当中,民间借贷占多数,其中欠款金额最高达到105万元。”负责运行“@思鸣法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微博公布‘拒不执行者’信息,打通了法院与民众之间的信息渠道。一方面可以向社会曝光不诚信的‘拒不执行者’信息,防止市民、企业等因不知情与之交易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发动公众参与对这些‘拒不执行者’的追击,从而给其施加社会压力,从心理上催促他们主动还债。更为重要的是,在网友的参与下,执行工作得到了有力推动。有的案件曝光后,一些网民提供重要线索直接帮助我们顺利执行案件。”

    2013年5月,微博曝光台上线一周年,思明法院将微博曝光台拓展到“腾讯微博”,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同时增加了司法拍卖和限制高消费令的功能。据统计,从2012年5月7日开通至2013年6月30日,微博曝光台共依法公开曝光被执行人1964人次,其中,自然人1603人次,单位361人次。

    在曝光案件中,54个案件被执行人在被曝光后主动到法院履行债务,到位金额838.6万元;72个案件被执行人积极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涉及金额1546.7万元。曝光限制高消费11人次,刊登司法拍卖信息8条。

    微博曝光促进了思明法院执行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执行效率。据悉,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该院共执行案件5870件,执行案件的自动履行率及执行和解率同比分别提升了5.2%和6.1%。

    ■服务站护航“智慧”

    思明法院是福建省基层法院知识产权“三审合一”试点单位,该院结合厦门扶持高新产业的战略,在厦门软件园创建了“智慧服务站”,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智慧服务站’就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司法服务。企业遇到纠纷无需奔走各个部门,在服务站内就能得到比较全面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也可直接至服务站内咨询或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法院可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协议强制执行效力。”该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刘德芬介绍。

    “喜羊羊”这个社会公众耳熟能详的卡通形象也在“智慧服务站”走了一回。2012年11月,“喜羊羊”动漫形象著作权人起诉软件园内某软件企业自主开发的20个游戏侵权,要求索赔50万元。面对50万元的赔偿请求,软件开发企业多次表示只能放弃经营。

    思明法院的法官们不拘泥于固有程序,将调解场所放在“智慧服务站”,又以“智慧服务站”之前达成的调解案例为指引,既让被告认识到其行为的侵权性质,也让原告清楚一味坚持高赔偿标准将导致企业倒闭,自身经济利益也无法实现。最终,双方当事人互让达成了和解。

    “我们特别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等民间智慧作品的保护。”刘德芬表示。

    黄某是闽南地区具有高知名度的民间艺术家,其创作的木雕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奖项,创作手法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代表作《皆大欢喜》和《满足》等享誉海内外,并先后获得专利权。

    在2012年的一场国际佛事用品展上,黄某发现自己的雕像作品被仿冒,于是将仿制者和展会承办方都告上法院,要求停止侵权。

    展会时间仅为短短数天,如果经过正常的诉讼程序,展会可能早已结束,侵权纠纷难以及时化解。受理案件后,法院以“智慧服务站”为平台,邀请双方当事人共同调解。经过法院的努力,展会承办方停止仿冒雕像展览、销售,而仿制者则自愿赔偿黄某经济损失。原、被告双方达成庭外和解。

    “只有站在原创作者的立场考虑事情,才能真正地保护他们的诉求。这也是我们创造‘智慧服务站’的初衷。”刘德芬说。

    思明法院还到厦门著名的中山路步行街、鼓浪屿景区等人口密集的区域设置固定服务站,进行知识产权普法,方便企业和消费者法律咨询。同时该院还以服务站为沟通平台,主动、定期走访企业,搜集企业的法律需求。在思明法院网上开通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专栏,公开知识产权审判的工作情况。

    ■“思法论坛”助升法官素质

    思明法院与厦门大学合办“思法论坛”,法官与法学博士互相博弈,一方提供法律实践审判经验,一方提供法律理论研究,二者取长补短,共同探讨“生活中的法,案件中的理”。

    “庭审要做到规范,开庭前要反复检查仪容仪表。开庭时注意庭审节奏的掌控,合议庭成员协调配合要进一步加强。最后陈述部分要简洁概括,不要拖泥带水。”在“思法论坛”上,结合庭审视频回放,思明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刘丽碧对案件庭审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

    在“思法论坛”上,思明法院通过庭审评析、业务培训、专家点评、法学研讨、导师“帮带”等形式,提升干警业务素质。

    “我们将‘思法论坛’与助审员提拔考试联系起来,通过现场观摩庭审,指出不足的方式,帮助青年法官树立规范工作意识。”思明法院政治处主任谢露茵向记者介绍说。

    “新民诉法和新刑诉法一颁布,院里马上邀请专家、学者来‘思法论坛’给我们上课,帮助我们理解新法条在审判过程中的适用。”民一庭助理审判员王瑛称赞道。

    站在“思法论坛”的讲台上,厦门民俗协会会长何炳仲从“博饼”起源谈到“博饼”商业化的背后动因,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博饼”是厦门地区独有的民间习俗活动。近年来,随着“博饼”活动的商业化推广,与之相关的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何炳仲等民俗专家不仅带来专业的“博饼”文化知识,也为法官们诠释法律提供了民俗视角。

    “每期论坛主题,都是从我们审判案例中千里挑一,再提炼出法律点,然后组织讨论。法官们平时不仅需积累案例,更需更新法律知识,这样才能从案例中升华出法律理论,最终指导案件审理。这也正是我们论坛的魅力所在。”思明法院研究室主任李辉东介绍说。

    2010年以来,“思明论坛”定期举办,内容涵盖民间艺术衍生品产权保护、民间习俗的法律适用等,深受干警的欢迎。“思法论坛”助力法官业务素质的不断提升,该院的调研工作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基层法院前列,每年均有案例获评厦门市法院系统精品案件。2012年,思明法院荣获全国法院“两评查”活动先进单位,分别有一个庭审和一份文书获得“全国法院优秀庭审”和“全国法院优秀裁判文书”的荣誉。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

·福建厦门思明法律维军网搭建司法拥军平台
·福建厦门思明区推出首部普法“微电影”
·厦门思明警方开展“禁毒宣传进网吧”活动
·厦门思明法院探索微博曝光制度破解"执行难"
·厦门思明法院探索微博曝光制度破解"执行难"
·傅思明:提高领导干部网络社会管理能力

·傅思明:提高领导干部网络社会管理能力
·厦门思明研发推出智能访客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