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沿着群众路线推进警务创新,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这是去年9月新一届陕西省榆林市公安局党委组建后确立的工作指导思想。他们围绕“四个并行”,实施“四大工程”,深入持续开展禁毒“春雷行动”、“秦安”专项行动、“大学法、大培训、大练兵”等活动,打好打击、防范、服务“组合拳”,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让群众共享“平安建设”带来的幸福。今年上半年,在陕西省公众安全感调查统计中,榆林市群众安全感达90.84%。
自防、群防与技防并行——“防范工程”保障“民安”
从2011年开始,榆林市委、市政府就将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作为全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构建实时视频监控网、街面巡逻防控网、城乡社区防控网、区域边界查控网等“八张网”,以信息化预警机制、扁平化指挥机制、实战化勤务机制等“五项机制”为保障,建成“信息灵敏、反应迅速、防控严密、打击精准”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对社会治安动态化管控。
“丢包分钱是陷阱,天上不会掉馅饼”、“飞来大奖莫惊喜,让您掏钱洞无底”……榆林市群众每月都会收到警方发来的类似的温馨提示短信,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不断提高。
“我们由过去的单纯媒体宣传变为形式多样的立体式宣传,社会效果明显。”该局政治部主任刘世津说。
同时,榆林警方强化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攻势,相继破获“冒充公检法诈骗”、“以绑架为名诈骗”、“网上招工诈骗”、“盗取QQ号诈骗”、“医保卡透支诈骗”等电信诈骗案件30多起,有力打击和震慑了电信诈骗犯罪。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榆林市有效接警量同比下降25%,“两抢一盗”、诈骗案件报警同比下降33%。
信息化与依靠群众并行——“天眼工程”维护“民权”
7月16日12时28分,神木县一名女子在迎宾广场被他人抢夺价值2万元的黄金项链。接报后,神木县公安局视频监控员立即进行监控搜索,12时39分,发现并锁定嫌疑人。10多分钟后,巡警将抢夺嫌疑人抓获。这是榆林市公安机关依托“天眼工程”、利用视频技战法对违法犯罪进行精确打击的一个案例。
随着榆林公安动中通卫星通信指挥车、单兵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等公安应急通信保障系统建成,公安应急通信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同时综合运用视频侦查技战法,极大提高了破案率。
此外,榆林市公安机关发动群众,获取并录入各类信息,为网上排查、串并、比对、追逃等信息化应用提供强大信息支撑。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榆林利用信息化破案数同比增长80%。
破案与追赃并行——“暖心工程”保护“民利”
“光破案不追赃,就是破了再多的案子,对群众而言就等于案子没破。”榆林市公安局局长张明说。
2012年,榆林警方破获刑案11531起,百名民警破案数位居全省第一,但公众的满意度却并不是很高,其中追赃力度不大是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榆林市公安局在提升破案率的同时,提出“有赃必追、追赃必尽”的民生警务理念,坚持“一手抓破案、一手抓追赃”,把打击犯罪的“句号”画在追赃返还之后,让老百姓真正得到破案的“实惠”。刚刚成立、只有33名民警的榆横分局,先后3次召开法制宣传暨被盗抢财物返还大会,向群众返还钱物价值200余万元。
网上与网下服务并行——“民心工程”满足“民需”
今年3月,榆林市公安局门户网站和在新浪、腾讯的官方微博上线,向群众提供普通护照申请、内地居民往来港澳地区申请、外国人签证、机动车注册和户政、消防、交通、治安等行政许可审批业务所需的表格下载服务,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打印表格,按样表填写后到公安机关办理,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同时,榆林公安门户网站还提供在线咨询服务,解答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驾驶证转入、异地办理护照、通行证再次签注等问题,最大限度方便群众。
榆阳区一位84岁老人户口本和身份证出生日期不符,不能正常领取退休工资,其儿女都在外地工作,自己行动不便,一直发愁怎么去变更身份证年龄。一名热心群众将这一困难通过微博私信告知公安机关,民警及时查阅老人户籍底档,很快将变更后的身份证送到其手中。老人热泪盈眶地说:“有困难找民警不是空话,他们真是服务到家了!”
去年9月以来,榆林市公安机关走访困难群众2000余户,送去生活用品5000余件,为群众上门办理牌证1917人次,发送温馨提示3万余条,发布警情预警1900余条。(记者 阮仕喜 通讯员 田建发 付景宜)
·陕西榆林榆阳破获利用邮递贩卖假烟案
·陕西榆林禁毒“春雷”行动缴毒3.5千克
·陕西榆林公安展开作风大检查 干警酒驾公车私用将停职禁闭
·陕西榆林构建新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陕西榆林构建禁毒全时空打防管控体系
·陕西榆林:维护社会治安 构建平安榆林
·陕西榆林:维护社会治安 构建平安榆林
·陕西榆林依托信息化破解管控难题
·陕西榆林:让平安与富裕同行
·陕西榆林打响攻坚战:众志成城捷报传
·陕西榆林加大基层基础建设力度
·陕西榆林:高点定位谋发展 全面推进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