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海省综治办坚持将深化平安青海建设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权益保障问题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为全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开展专项行动,解决突出问题。省综治委根据省委专题会议精神和《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的部署,研究制定了《在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下访大排查大调处工作行动方案》,决定从2013年7月—12月分四个阶段组织开展专项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权益保障的新期待新要求,综合运用“上门化解、包点化解、部门化解、接访化解、包案化解、跟踪化解”等方法,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着力解决影响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生改善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及时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努力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实现“一升三降”的工作目标:重大矛盾纠纷化解率上升,社会矛盾纠纷数量下降、群体性上访下降、非正常上访下降,推动重大、突出矛盾纠纷由被动应急处置向常态排查预防、长效有序化解转变,确保我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二、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责任落实。省综治办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统计报告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纪要月报制度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协调会议月报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健全经常性排查调处和集中调处制度、建立矛盾纠纷信息网络、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落实每月协调会议制度、健全重点人员排查管控机制、建立督查督办制度、完善信息报送制度等各种长效机制,按照“底数清楚、重在化解、解决问题”的要求,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把地区排查、系统排查和单位内部排查有机结合起来,把定期排查、滚动排查和敏感时期排查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多层面地深入开展摸底排查,认真做好重点地区、重点区域、重点寺院、重点行业、重点院校、重点部位、重点群体矛盾纠纷的摸排梳理,对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隐患要高度警惕,确保把已经发生和潜在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搞清楚,把面上的矛盾纠纷和政治思想领域的深层次矛盾纠纷搞清楚,把排查掌握的矛盾纠纷和网络舆情反映的矛盾纠纷搞清楚,不留盲点和死角,真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
三、总结实践经验,提升化解能力。省综治办从近年我省基层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中,选取70余篇经验做法汇集成《青海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经验选编》,以案例式展现了广大基层干部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生动工作实践和心系百姓、服务群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面貌,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矛盾排查化解能力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的蓝本。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和“两新”目标、“三区”战略,把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深化“平安青海”建设、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任务,重基层、强基础、抓联动,不断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体系,充分发挥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
·综治办主任尤清立印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综治办征询意见 为整改“把脉”
·上海市综治办副主任调研徐汇区平安建设工作
·上海市综治办基层指导处朱黎明处长检查指导张庙街道平安建设工作
·辽宁铁岭召开全市综治办主任会议
·河南沁阳市综治办积极推进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