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问政搞得风风火火的广东,作为广东省委政法委的官方微博,@广东政法颇受关注。少有人知道的是,最近一个多月,@广东政法回应和事务处理的微博,都是在连南瑶族自治县一个名叫塘冲的瑶族小村发出的。@广东政法的微博管理员,正在那里任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依旧笔耕不辍地汇聚网情民意。
去年,@广东政法在全国揽获8项大奖,其中一个奖项颁奖词是:接地气、讲人话、办实事,遵循法治的理念,打造“有态度的政务微博”。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高度评价:“广东政法微博以清明的法律人格,开放的政治理性,更像广东的一张名片”。
◎想民所想
不遮掩回避问题
实在的语言,亲民的作风,冷不丁让看惯了“八股文”的网友有点不习惯,不少人以“霸气外露”来表达赞赏。@广东政法微博管理员说,只要真心为民办事,想群众所想,群众就能从政府部门的一言一行中看出来。
半个月前,白云区一所职校的学生艾特@广东政法,称其放在宿舍的笔记本电脑被盗,派出所民警前来处警但态度一般,这名学生很不满意,找到@广东政法投诉。@广东政法接到情况后回复:“请@广州白云公安向你局领导汇报情况。如核查属实,建议对这位民警进行批评,上门向同学们道歉,认真办案。”
@广东政法将情况艾特给@广州白云公安,果然起了作用。很快,白云警方将情况转给辖区派出所,派出所负责同志亲自上门向学生了解情况,表达歉意,刑警在案发现场再次作了缜密的勘察取证。
那名学生对@广东政法的作风、效率很满意,并发微博评价:政法机构都应向@广东政法学习,对群众负责,为人民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类似通过“艾特”的方式,将情况转给其他部门,大多数事情都有了下文,“不是作秀”。
7月6日,一名网友称,有人到他所在工厂辱骂恐吓,“报警后,警察来了也不阻止对方的违法犯罪行为,还一直不立案”,这名网友对处警民警很不满意。@广东政法当即回复,公安不立案怎么办?解决方案:1.法律监督。2.提起自诉。3.申请复议。几条详细阐述一目了然,粉丝们也学到了法律知识。
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广东政法微博管理员这样解释他的做法:群众反映问题,绝大多数都是真遇到了麻烦,否则不会费气力到处反映诉求;但真实情况是什么,管理员也不可能马上完全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马上直接表态。最好的方法就是为群众提供方法建议,这才最实用。
事实上,不论是网友反映的社会问题,还是针对政府部门的投诉,不回避、不遮掩、敢说话、说真话,是@广东政法恪守的原则之一。
去年年底,@广东政法发微博:微博案源多,鼓励广东各级检察院及其反贪局、反渎局开办官方微博,循线依法反贪反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隔空回应:从网友微博报料求关注,到政府号召微博找案源,多一些主动作为,少一些被动应对,这就对了!
◎成功秘诀
关键知道群众在想啥
2011年5月,广东省委政法委在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率先开通微博@广东政法。网络误解偏见多,网络舆论场如战场,舆情如火情,舆情经常爆发在晚上,瞬息万变。如按机关常规办文和请示方式,只能经常深夜电话请示,或第二天书面请示,这样只会贻误时机,最后的结果是沦为“僵尸微博”。
每隔一两小时发一条微博,有的是转发评论,有的是回复群众诉求,@广东政法的勤力被网友看在眼里。特别是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转发评论,往往让网友眼前一亮,“霸气”“逆天”等是常用形容词。
@广东政法的“小编”是广东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宣传信息处)副处长应立敏,微博所有转发、评论皆出其手。他还有另一名助手,主要负责常规新闻、信息的发布。
广东省委政法委机关领导给予了“现场指战员”充分的信任和临机处置权,特别是在“呛到水”时,领导为之遮风挡雨,鼓励继续探索实践。
眼下不少政府机构开官微,有的应上级要求应付了事,有的有“一着不慎”经历而选择四平八稳。有的部门甚至没有专门人员打理,这些人不懂业务,更不敢回复群众诉求,充其量算个“传声筒”。
“省内做得好的政府官微,管理员多是部门负责人、中层干部,他们懂业务、敢说话、了解实际情况。”@广东政法的日常运作,上级领导的指导思想正是走群众路线。如“维稳先维权”,意在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再如“维稳要依法”,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群众维权也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正是有了“群众路线”这个法宝,知道群众心里在想啥,敢于接招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让@广东政法愈发受网友追捧。
“实情决定舆情”,紧跟事件走向,@广东政法每每都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避免被网上舆论牵着鼻子走,更制止了谣言的流传。
透明、公开、及时回应的背后,是大量信息的收集、研判。“有关这件事的材料,只要是我有权限看到的,全部收集钻研,知道实际情况,再结合网意民意,有针对性地发微博”,应立敏回忆。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后来连续发表两篇文章,肯定广东政法微博在事件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
◎建好制度
接地气,讲人话,办实事
官微是具体人在办,在微博上的所有发言会被视作官方表态,@广东政法的定位是组织人而非自然人,是服务者而非管理者,引导舆论而不迎合舆论,有态度不越界,办实事不找事。
引导而不迎合舆论、有态度不越界、办实事不找事,这一定位在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广东政法”微博慎重回复每一条来自群众的网络问政,从不展现任何个人情绪,也不装萌扮嫩。充分展示沟通交流、解决问题的诚意,官话、大话、套话,在这里都很少见。
网络总有不同声音,面对网上的批评和质疑坚持“不封、不堵、不删”原则。在“咒语”中体察民情,在“板砖”中提高素质,在“围脖”中解决问题,体现为民、法治、开放、务实的理念。
如今,@广东政法建立了信息发布机制,规范信息的审核把关、发布和引导。政法工作作为主打业务,切实为群众解决法律难题,“有问有答,有答有办,不办必督”。
在应立敏看来,微博舆情如狂奔的野牛群,舆情导控要跑在野牛群之前,晚了就只剩下一片烂草地。网民基本都在晚上出动,应立敏白天忙于日常工作,晚饭后在家里继续上网关注网络舆情,“三打两建”、“的哥老王”、“揭西上浦村事件”,@广东政法都以敢于发声、及时发声、快速反应著称。即使现在去了连南扶贫,应立敏仍然保持这样的工作作息习惯。
目前,@广东政法建立了舆情汇总、信息专报和交办回复等工作机制,合计拥有粉丝145万(其中腾讯77万,新浪65万,人民微博3万)。去年底获评人民网2012年度责任中国十大政务微博等8项奖,其中“广东省2012年社会管理十大创新”评委会的颁奖词是:“接地气,讲人话,办实事,这是网友对@广东政法的一致评价。遵循着法治的理念,@广东政法打造了一个‘有态度的政务微博’,‘中国好声音’的赞誉实至名归。”
点开@广东政法的微博主页,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广东政法微博发布厅”。发布厅正式上线,共涵盖广东省公检法司微博336个,这也是全国第一家省级政法微博发布厅。他们希望用这样一个依托网络打造的政法微博聚合群,成为全省政法类微博与网民互动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让微博真正为民办实事。
曾经有一次,@广东政法监督评论了一起个案,涉及相关部门,该部门领导要求删掉该微博,省委政法委机关负责人顶住压力要求:坚持正义,一步都不能退。“领导这么说,我们更有底气”。对@广东政法来说,他们底气、个性的根源,正在于知道群众心里究竟想啥,帮群众办事,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