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地处厦漳泉“金三角”的中心地段,交通的便利盘活了灌口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灌口派出所在厦门市公安局综合警务改革的统一部署下,创新“纵横”警务模式,防在外围、打在里面,形成一张无形的打防网络。
“连环炮”打击半年破案572起
灌口派出所辖区面积大、警力少,如何让警力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保一方平安?灌口派出所一方面不断提升民警的警务技能,同时向科技要警力。在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政府的支持下,派出所在辖区的进出口和易发案部位共安装了147个高清监控探头,交通和治安一把抓,监控的另一端连接在灌口派出所的“小型指挥中心”里,民警通过视频巡查即可掌握辖区的警情动态。
综合警务改革后,灌口派出所在纵向警务队的基础上,又横向成立了3个专业队:办案队、社区专业队和交巡管控队。这3支队伍与社区网格民警形成“交叉式”警务运作模式,民警工作岗位每年进行一次轮换,使每名民警真正做到“一警多能”。
有了专业的队伍,就要形成专业的打击。从今年年初的“打盗抢”到“夏季多发性侵财案件”专项行动,上半年以来,灌口派出所开展“连环炮”专项打击10余次,提升了现行抓获率和破案率。今年上半年共破获各类案件57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2名。
5月以来,灌口辖区砸汽车玻璃盗窃警情突然高发,民警研判认为嫌疑人应该是流窜作案,于是,网格民警和交巡管控队加强了社区巡逻。6月18日凌晨3点左右,民警带领协警在双桥明珠小区巡逻时,当场抓获了1名砸汽车玻璃盗窃的嫌疑人,破获案件18起,使这类警情迅速下降。
“接地气”宣传人人都是“小教官”
为了提升辖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防盗、防骗能力,灌口派出所花了很多心思。
灌口派出所有个“安防达人”,他就是教导员陈清洲。村民们说,陈清洲教导员的安防宣传像唱 “歌仔戏”(福建省闽南地区的一种特色民间戏曲),闽南语加普通话再混合“顺口溜”,幽默风趣又通俗易懂。陈清洲说,防范宣传不能形式主义,要真正让老百姓入脑入心,辖区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安防宣传必须“接地气”。在他的带领下,“接地气”宣传模式让派出所的民警都成了“小教官”。
厦门市第一部以民警名字命名的安全防范宣传车“小苗宣传车”就是灌口派出所的杰作。如今,“小苗宣传车”已经演变成了“宣传队”,流动车宣传覆盖了灌口整个辖区。近几年,灌口辖区车辆通行量以10倍的速度在增长,通过宣传教育提升了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交通事故率在逐年下降。今年6月,更是出现了“零死亡”的可喜成绩。
“接地气”宣传,赢得了民心,使群众甘当民警的“眼”和“耳”。4月2日,一伙外地流窜赌博团伙来到了灌口想“捞”一笔,没想到刚找到赌博的地点,民警就上门来了个“全窝端”,抓获参与赌博人员15名,当场缴获赌资13万余元。原来是村民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警,警民联手为辖区除掉了这个赌窝。
每月评“一星”精神奖励赢得家属理解
灌口派出所所长王光峰说,派出所人少事多,经常加班加点,不仅要让民警们有干劲,同时也要得到家属们的支持。
没有额外的物质奖励,但精神褒奖少不了。灌口派出所实行每月“警队之星”评比制度,派出所会为获评民警的所有直系家属发短信,表扬民警在所里的优秀表现。王光峰说别看一条短信,但作用很大。家属知道另一半在所里认真工作,还得到了表扬,就会减少对民警因工作经常不能回家的抱怨,民警得到了家属的支持,工作也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所长“没架子”,教导员会开玩笑,派出所里两个最大的领导成了派出所的“活宝”,团队的气氛活跃了,民警的工作也更加有激情。每到民警生日,派出所还会给民警送上温馨小礼物。王光峰说,不仅要暖民心同时也要暖警心,队伍才更有战斗力。
(记者 杜昌营)
·福建厦门判决一起涉外企职务侵占案
·福建厦门思明法律维军网搭建司法拥军平台
·福建厦门公安出台意见规范新媒体建设管理
·福建厦门集美法院:把脉小微企业 寻道和谐发展
·福建厦门交警微信将再添四大功能
·福建厦门法院:大学生实习期工伤认定被驳
·福建厦门法院:大学生实习期工伤认定被驳
·福建厦门法院:两被告人因职务侵占被判刑
·福建厦门:活跃在刑侦一线上的特殊战士
·福建厦门海沧全省首个居民自治“孵化器”诞生
·福建厦门加强监管政府债务
·福建厦门思明区推出首部普法“微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