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法学理论

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长效机制

2013-07-28 15:16:17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人民公安报 

许保东

从社会管理层面来看,对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需要增强主动意识,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手段、创新机制,实现法制化、网络化、常态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的人口流动已经成为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流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不仅事关流动人口的利益,影响到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而且关系到社会的治安稳定、国家的和谐发展。针对过去和目前在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该而且必须转变已有的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在社会管理创新上着力,努力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长效机制。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主动性”意识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也是公安机关创新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努力实现“管理为先”向“服务为先”的全面转变、“突击化管理模式”向“常态化服务管理模式”的全面转变、“多部门各自为政管理”向“联动管理”的全面转变、“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全面转变,不断提升新形势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水平。总之,从社会管理层面来看,对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需要增强主动意识,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手段、创新机制,实现法制化、网络化、常态化。

准确掌握底数,抓好“源头性”信息

“底数清,情况明”是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难的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因此,必须扎实抓好流动人口登记制度的落实,努力实现登记率100%,以全面掌握流动人口的准确底数和动态变化。要健全信息采集、录入、变更、传输等工作规范,实现实时采集、及时变动。在具体措施上,要以登记办证和原户籍地调查为基础,及时掌握流动人口情况;要结合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推广村(居)委会、用工单位、出租房屋管理站等流动人口登记模式,方便流动人口登记,通过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等多种方法,努力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房、房不漏人、人不漏项;要严格旅馆业住宿人员信息的采集和报送,对尚未安装旅馆业信息系统的中小旅馆,采取分点采集、定时报送、集中录入的办法掌握信息;出租屋要按照 “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以实名登记为核心的出租房屋房主责任,做到“人来登记、人走注销”,实时掌握人员变动情况。

强化管理措施,实施“规范化”管理

河北廊坊毗邻京津、地处京畿腹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实现对流动人口科学有序的管理,有效地维护廊坊的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为首都营造安全稳定的周边社会环境的责任愈发重要,任务日益突出。近年来,针对区位特点,廊坊市以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着力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范化体系,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廊坊市居住证管理办法》《廊坊市流动人口房屋租赁分类管理层次划分暂行办法》等一批制度规定,使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初步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登记、办证制度,对流动人口实行分类登记、建档、管理。二是将出租房屋管理作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出租房屋为载体,派出所与出租户、暂住人员逐一签订“责任书”,强化出租和承租的连带责任。三是实施层类管理,强化管控措施。层类管理的推行,有利于改变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中的“人难管”、“案难防”的被动局面,工作重点更加突出、更有针对性,提高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效率。

依靠科技支撑,强化“动态化”管控

实现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是提升服务管理流动人口动态管控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廊坊市以科技为支撑,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稳步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的过程中,注重以信息化为支撑创新管理,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研制开发了流动人口房屋租赁综合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流动人口管理的及时性、动态性和实效性。当前,廊坊市正在加快信息平台的升级改造,整合信息资源,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建设集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劳动就业管理、房屋租赁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政府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流动人口跨地区、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共享,提高综合管理效能。同时,坚持“深化建设”与“深度应用”并重,在强化应用上下功夫,将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社会管理的现实战斗力,流动人口管理部门通过基础资料的积累,切实掌握流动人口动向,有效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动态化,实现从发现到预防、到打击、到再防范的良性动态管理模式。

管理服务并重,突出“人性化”服务

流动人口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以管理好、发展好、实现好、服务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下大力气抓好流动人口由单一的“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的转变,把管理与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去年以来,通过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廊坊市有效地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流动人口公平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尽可能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增强流动人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流动人口由“被动接受管理”向“主动参与管理”转变,调动了流动人口进行自发的自治管理、自治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齐心构筑和谐家园、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有效地促进了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廊坊经济社会的发展。

健全机构机制,加强“保障性”措施

一是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专门机构。确保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管得好,使党和政府关于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明确劳动部门用工管理、房产部门社区物业管理、公安机关户口登记和治安管理、工商部门市场经营登记管理以及卫生、交通、教育、旅游、计生、民政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上实行部门联动、综合治理。三是加强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建设。在村、居和企业设立流动人口专管员,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法律政策宣传、登记办证、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就业培训、租房管理、治安管理等工作,消除服务和管理的盲区。

(作者为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副局长、市流动人口房屋租赁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山东:“五个突破”深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浙江温岭:派出所“四化”服务管理流动人口
·北京政法委副书记调研村庄社区化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沈阳第三次清查流动人口和出租屋
·深入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山西:今后流动人口可在居住地参保

·山西:今后流动人口可在居住地参保
·晋城推出新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模式
·福建:着力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方法
·青海化隆推动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
·重庆市“三化”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广东东莞大盛村网格化管理流动人口改善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