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长安传真

北京海淀法院创联络工作新形式推进司法公开

2013-07-24 20:18:4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代表联络短信平台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面对海淀区人大代表的即时沟通平台。自2012年3月开通以来,经过一年多的不断完善,目前已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运作机制,成为集工作动态播报、旁听信息提供、电子邀请发送、温馨祝福于一体的信息平台。目前短信平台建设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海法快讯》播报法院工作动态,实现司法宣传即时化

《海法快讯》是短信平台进行工作交流的主要栏目,截至目前已发送24期,从2013年起每周向代表发送一期,内容涉及审判实务、审判管理、队伍建设、文化建设、普法宣传等多个方面,贴近司法工作实际,全方位展示海淀区人民法院工作成果。短信平台的启用弥补以往代表联络及法制宣传的滞后性与间接性,保证了信息提供的及时、准确,实现了法院与代表的双向互动。代表联络短信平台与海淀区人民法院的“两刊一报一网”共同构成面向人大代表的宣传体系,对人大代表全面了解法院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发送旁听庭审信息及电子邀请函,实现办公信息化

海淀区人民法院创新旁听信息发送模式,依托全区街道工委,主动调研各联组代表旁听意愿,结合各庭排庭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可供旁听案件,尽量满足代表个性化的旁听需求。依托短信平台,案件旁听信息固定为每月发送1期,逐步建立代表自主选择旁听案件的工作机制。目前海淀区人民法院已发送旁听信息14期,成功组织旁听9次,包括“北冰洋”商标权纠纷、《画皮2》著作权纠纷等一批新型、典型案例,代表们对该院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和良好的司法形象表示肯定。同时,遵照中央“八项规定”厉行勤俭节约的要求,将召开座谈会、主题日等活动的邀请函全部改为通过短信发送,降低了沟通成本。

三、发送节日及生日祝福,实现联络工作人性化

短信平台建设以加强联络、便利代表为原则,依托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短信系统及海淀区人民法院电子送达系统两个技术平台,综合利用两者的技术优势,完善短信形式,方便代表阅读。每逢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及时送达对每一位代表及其家人的问候;代表生日当月,向其表达生日的祝愿。截至目前,短信平台已发出节日祝福8期,向255位代表发送生日祝福短信。节日祝福及生日祝福的发送,表达了法院的人性关怀,树立了亲民的司法形象。

代表联络短信平台建设主动适应了新媒体时代信息提供与传播的发展趋势,开创了联络工作的崭新形式,通过与代表的点滴联络,有效推进了司法公开,努力营造司法公信。

[责任编辑:刘琳]
相关报道

·北京海淀法院集中宣判6起危险驾驶案
·北京海淀法院:危险驾驶宣判 六被告均获刑
·海淀法院创新机制加强“平安海淀”建设
·北京海淀法院党建工作获评创新示范项目
·北京海淀法院:专业化审判高效维权
·北京海淀法院开设“亲职教育课堂”

·北京海淀法院开设“亲职教育课堂”
·北京:迎“六一” 海淀法院对小学生开放
·北京海淀法院与学生老师家长共享法制阳光
·北京海淀法院向公众发布劳动争议审判情况白皮书
·北京海淀法院发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
·北京海淀法院发布《劳动争议审判情况白皮书(2012-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