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全省公证行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不断丰富服务内容,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全面提升工作层次,公证业务实现快速发展。全省上半年共办理公证29.87万件,同比增长18%,其中国内公证20.6万件,同比增长29%,创历史最好成绩。
一是细化增长指标推动业务拓展。按照“保持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突出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业务比重”的思路,要求人均办理公证业务在600件以上的9个市要实现较大幅度增长,500—600件的3个市增幅不低于10%,500件以下的5个市增幅要达到30%,并且每个公证机构年内都要拓展1至2项新业务。各市司法局与公证机构积极推动业务拓展,特别在金融公证业务领域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二是抓住调控时机增加业务数量。全省公证机构抓住国家出台楼市调控“国五条”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大房产继承、委托类公证业务承办力度。全省上半年办理继承类、委托类公证业务均同比增长46%。目前,全省各地正陆续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工作,土地使用权、宅基地继承等公证业务也实现较大增长。
三是借力信息技术支撑业务发展。加强对全省公证信息化建设的检查,进一步优化全省办证业务软件和管理系统软件,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硬件配置、软件环境、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全省公证机构网络运行质量和电子办证率大幅提升,为公证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上半年江苏公证机构办证数量大幅增长
·安徽山西两省探索公证工作交流新模式
·安徽省出台公证质量巡查办法
·公证 预防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
·江苏苏州推进公证服务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