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聂焱如 程锐
5月的一天,江西省樟树市公安局经楼派出所所长朱运新率领的巡逻队走在距经楼中学不远的一家商店门前时,突然,一个头发蓬乱的小男孩迎面跑来。小男孩身后,一位老人一面跑一面高喊:哪家没教养的孩子,偷了我的饼就跑。小男孩慌不择路,一头撞在朱所长的怀里。朱所长就手一把将小男孩抱住。
小男孩引发的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
经过走访,朱所长了解到小男孩叫王小虎,今年13岁,住王家村。自打王小虎7岁开始,父母外出打工,多年来,他一直跟着奶奶一道生活。由于家中贫穷,奶奶每天上街捡破烂换钱维持生计。父母多年外出打工挣的钱,全在前年奶奶生的一场大病中花光了。父母一年只是春节才回家一趟。孩子远离父母,缺少亲情和温暖。
小男孩的家庭困境让朱所长一下子想到了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随后,他找到经楼中学校长,提出了警校合一的教育方式,得到了校长的支持。之后,一项对留守孩子的特殊法制教育工程开始了。朱所长所在的派出所主动与经楼中学结成法制教育对子,从容易引发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入手,采取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法,全力为学生营造抵御和防范犯罪、健康成长的环境。朱所长自己动笔撰写法制教材,带领民警每学期为学生举行两次法制专题讲座。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少父母关爱的现状,朱所长和校方让学生每月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每学期结束前,给父母写一封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与父母进行思想交流,从而保持一种亲情联系。
亲情疏导疗治留守孩子的心理疾患
在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中,朱所长认真协助学校妥善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3月下旬,初中生杨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看到一位大学毕业后的姐姐四处求职无着的窘境后,联想到自己缺少父母的关爱,毕业以后又前途渺茫,为此产生轻生的念头。朱所长知道这件事情后,与这名女生的班主任一道,对杨某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并将杨某的思想状况告知其父母,让其父母回家与杨某团聚,给杨某以家庭的温暖和关怀。耐心细致的引导,终于解开了杨某的思想疙瘩,使杨某彻底打消了轻生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