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基层平安创建覆盖率达95%以上
尚龙江:问计于民夯实平安之基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平安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淄博市已连续两届荣获“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荣誉称号。
7月19日,《法制日报》记者就平安淄博建设采访了淄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尚龙江。
构建“三四二”工作格局
记者:据了解,淄博市通过构建“三四二”工作格局全面深化平安建设。请介绍一下具体内容是什么?
尚龙江:“三四二”工作格局即:实施以网格化走访、网格化服务、网格化代办为主体的网格化管理工程,以视频监控全覆盖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工程,以市、区县、镇办和村居(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为主体的社区化建设工程,统称“三大工程”;完善公共安全管理防范体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控制体系和社会稳定督查考核奖惩体系,统称“四大体系”;以开展“学三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强化法治保障,以打造认真专业务实廉洁品牌政法队伍为抓手强化队伍保障,统称“两大保障”。
近年来,淄博市组织实施了固本强基维稳工程等一系列平安建设重点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稳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呈现出社会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越来越重“三个走向”。
为破解这一难题,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深化平安淄博建设,淄博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万人下基层“面对面”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构建“三四二”工作格局、全面深化平安淄博建设的决策部署。
建2360个社会服务中心
记者:淄博是如何完善工作机制,推进平安淄博建设的?
尚龙江:淄博市委常委会先后5次专题研究深化平安淄博建设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11个规范性文件,逐一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市、区县、镇办全部将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在纵向上,由各级党委政府统筹抓好辖区内的平安创建工作,市、区县、镇办、村居(社区)建立四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资源下放、整合到一个平台,形成了平安建设的整体合力。在横向上,强化部门联动,市综治委调整充实了77个成员单位,成立了11个专项组和5个联席会议,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在载体上,统一设立“镇办—片区—村居(社区)—基础网格”四级网格,将镇办机关干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村居“两委”成员全部下沉到基础网格之中,分片包干、设岗定责、责任到人,实现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
目前,全市共建立各类社会管理服务中心2360个、基础网格1.5万个,设立法官便民工作站、派驻检察室、村居警务室等基层平安建设组织3000余个。
针对重点利益诉求群体,我们探索建立了“分级负责、帮扶救助、对话沟通、重点化解、责任追究”五项长效机制,推动平安维稳形势分析研判常态化、制度化;政法各部门建立了“三制四色”监督制约机制,实行了案件办理终身责任追究制和积案化解交办责任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在正面激励为主的同时,我们落实最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突出问题的责任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对3名直接责任人给予免职处理。
群众治安满意率97.51%
记者:淄博平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尚龙江:首先是信访总量下降了。今年以来,全市开展重大项目风险评估128次,及时防范化解矛盾隐患216起;群众到市及市以上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8.6%。
二是社会控制能力增强了。全市公共安全防范实现了全覆盖、网格化、数字化,重大群体性事件预警率达100%,实现了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重特大刑事治安案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以及政法干警违法违纪案件的工作目标。
三是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了。平安建设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1355个,同比增长44%,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超过60%。
最后是群众满意了。全市基层平安创建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了97.51%。市委政法委牵头开展的环境和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两个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了12.9%。
(记者 余东明 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