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 > 公众版> 地方动态> 重庆

重庆渝中社区民警参与刑事案件回访

2013-07-20 13:35:12 http://www.chinapeace.org.cn/ 来源:法制日报 

重庆渝中社区民警参与刑事案件回访

5个月回访623案群众满意度达98%

家住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辖区的黄某最近有点郁闷。因为前不久他家遭遇了入室盗窃,警方一直未能破案。

案发后没过几天,渝中分局石油路派出所民乐村社区民警刘玉敲开了黄某的家门,对他进行了回访。刘玉向黄某介绍了案件进展情况,说明了案件尚未办结的原因,努力征得黄某对公安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民警向我解释了案件未破的原因,我也挺理解的。知道民警并没放弃破这个案件,我心里就踏实了。”黄某在送走刘玉时这样说道。

渝中警方在办案中发现,部分侵财类案件因为量大事小,办案周期长、成本高,加上公安基层警力严重不足,无法及时解决。然而,小案件往往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能及时破案将影响老百姓对民警工作的满意度。有些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办结后,个别当事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公安机关的依法处理,反而因个人的片面认识心生不满,因此矛盾纠纷并没有随着案件办结而消失,个别人甚至还会产生报复心态。

“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渝中区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汪绍敏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许多未破的案子,对于民警来说也许是“小案”,可从群众的角度去看,就是大案,就是大事。群众身边的小案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势必影响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认可度。因此,必须及时转变执法理念,积极引导民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办好每一起案件,不仅重视大要案件,更要重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不仅重视破案结果,更要重视办案过程,把执法监督考评重点由已破、已结案件向未破、未结案件延伸。

自今年3月起,渝中公安分局推行社区民警回访刑事案件制度,先后出台刑事案件回访制度等一系列规定,并创新回访形式,一改由刑侦民警对所有案件进行回访的做法,变为由社区民警对发生在辖区的刑事案件进行回访,刑侦民警对8类重特大刑事案件进行回访。

汪绍敏告诉记者,社区民警借助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能够及时掌握案件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同时,社区民警通过对本辖区发案情况的整体了解,能够对案件侦破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解决刑侦民警警力不足的问题,及时填补办案盲区。在回访过程中,社区民警主动向当事人讲事理、析法理、说情理,疏导群众情绪,拉近了与辖区群众之间的距离,建立了警民沟通的桥梁,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即使有暂时破不了的案子,经民警的耐心解释,群众也能充分了解公安机关的工作进度和民警的工作情况。

上清寺派出所上清寺路社区民警高万禄对记者坦言:“案件回访的确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但也给案件当事人带去了安慰。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群众的愁眉转变为满意的微笑,我觉得这很值得。”

据统计,截至目前,渝中公安分局189名社区民警共对辖区623个刑事案件进行了回访,回访总人次1060次,群众满意度高达98%。

记者 徐伟

[责任编辑: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