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危险的地方,公安民警总是冲在最前面。”当泥石流夹着山石铺天盖地而来,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富顺乡乡长李绍叶感触最深。倾盆大雨中,富顺派出所全警出动,冒着山洪安全转移了团结村、槽木村等村的2200余名群众……
富顺派出所只是全州公安民警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的小小缩影。
全警联动,争分夺秒
7月9日以来,阿坝州汶川县、茂县、理县突降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都汶高速公路交通中断,国道213线桥梁垮塌,国道317线等部分道路交通、通信信号、电力供应中断,部分房屋被淹、数万群众被围困……
灾情就是命令!阿坝州公安局党委紧急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召开全州视频会部署防汛工作,启动应急预案。消防、特警、交警、科技通信等抢险救灾应急队疾驰灾区现场,指挥中心、政治部、治安、刑侦、装财等部门及汶川县、茂县、理县公安局迅速作出响应。一场与洪灾搏斗的战役全面打响!
截至7月12日22时,全州出动警力10855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6万余人,疏散滞留州内游客1.8万余人,救援受灾群众1300余人,转移危化物品30吨,疏散各类车辆2200余辆。
抢险保畅,架起生命通道
“危急关头,还是警察最让我们安心。”7月9日凌晨,持续暴雨致使省道303线汶川映秀至卧龙方向3公里处再次发生多处塌方、泥石流灾害,120余名群众和30余辆车被困。险情发生后,汶川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立即与映秀镇政府工作人员、消防官兵赶赴现场救援被困群众,安全转移车辆和游客。
“谢谢警察同志护送我们安全返程。”许多游客感动不已。7月9日至11日持续的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都汶高速、国道213线和国道317线道路多处被冲毁,上万名游客滞留汶川。7月11日,汶川县公安局调集20辆大巴车,将滞留在县城的600余名游客,经理县—马尔康—小金—宝兴—雅西高速公路安全送到成都,行程800余公里。
连日来,茂县境内连续的强降雨造成国道213线、省道茂县至北川和各乡镇道路多处路段发生垮塌和泥石流,国道213线暂时中断。茂县地处交通要道,其中渭门乡红岩子处、南新镇棚洞处等路段发生泥石流,塌方有1万余立方米,致使近万名旅客和千余辆车滞留茂县境内。
“救灾最紧张的100多个小时里,他们几乎没合过眼。”灾情发生后,茂县公安第一时间集结警力,全力开展抗洪抢险和道路抢通保通工作,并通过各种平台发布温馨提示和预警信息。茂县公安在塌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设置警示标志,安排警力在塌方路段执勤巡逻、巡查,并指挥疏导交通,协助公路部门抢修塌方和被毁路段。目前,茂县境内的国道213线全线通畅,滞留的车辆和旅客全部疏导至安全地带。
冒雨踏浪,再谱爱民新篇
“要继续发扬汶川公安在抗震救灾中的大无畏精神,全局公安民警就是脱一层皮,掉几斤肉,也不能让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汶川县公安局局长左光磊说。在全局公安民警的努力下,全县8万余名群众安全撤离。
“有危险,快撤离!”7月11日凌晨3时左右,泥石流冲入汶川县威州镇七盘沟村。该村绝大部分房屋被淹,全村上千人无家可归。灾难发生前,七盘沟派出所民警正在进行夜间巡逻,听闻山体发出不寻常的声音,立即意识到可能会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民警迅速用警笛发出预警信号,同时兵分几路挨家挨户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短短十几分钟,民警们便完成了就近群众的撤离工作。
“就算爬过去,也要将物资送到老百姓手中。”7月14日上午,富顺乡唱斗村因泥石流灾害成为“孤村”,房屋被冲毁、多处道路被泥石流和塌方损坏,100余名村民急需大米和食盐等生活用品。3名民警会同乡干部、武警战士、民兵组成运粮队,每人肩背30斤左右救援物资徒步赶往该村。5公里的路程,滚滚山洪、泥石流、飞石等危险不断,连来时的路也瞬间被泥石流冲毁掩埋。
当群众收到物资后,看到民警和救援队员身上只有一瓶矿泉水时,他们感动了。原来这是民警和救援队员们来回5个多小时路程的唯一“口粮”。有的群众激动地说:“你们送来的真是救命粮啊!灾难面前有警察,我们才觉得安全。”(记者 王自然)
·四川阿坝首届“高原消防铁军”技能大比武在汶川举行
·四川阿坝法院实施汉藏双语审判
·四川阿坝侦破一起故意杀人焚尸案
·四川阿坝“警察妈妈”开展秋季送温暖活动
·四川阿坝开展“大走访”深化和谐警民关系
·四川阿坝自治州全力护航州府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