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关键在队伍,重点在基层。准确把握人民法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牢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增强基层实力、激发基层活力、提高基层战斗力,就要在加强审判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上下真功夫,为人民法院工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增强意识,提升审判管理理念。审判管理权的行使必须尊重司法特性和规律,既要防止审判管理权边缘化,确保审判管理机构对审判权的监督和对裁判结果的指导,又要防止审判权行政化,使审判管理权到位而不缺位,适度而不过度。审判管理不仅是单向命令式的监督管理,更是双向互动服务管理。审判权的归属在法院,但实际行使在法官。因此,要分清审判权和审判管理的主从关系,注重审判管理对审判权的服务职能,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法官成为管理的主体,服务的客体,通过多元主体参与、上下双向互动,提升管理内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升服务举措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审判管理不仅是静态结果,更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不是算总账,而是看过程,审判管理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成果就是审判管理的成果。
理顺关系,明确审判管理职能。目前,关于审判管理的格局已经初步建立,但这种格局的完善,还需要对相关管理主体的权、职、责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明晰,才能使职责更明、效果更好、格局更顺。从审判管理办公室的定位和职能来看,其是审判管理的组织者、推动者、协调者、监督者和相关事务的实施者,其职能主要是对审判事务进行综合管理,而不是个案管理;侧重于对审判的程序管理,而不是个案实体裁判管理。从审判业务庭在审判管理中的定位和职责来看,其是本部门各项审判资源的调配者、审判质量效果的监督者和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者。从综合部门、技术部门在审判管理中的定位和职责来看,研究室等综合部门应是审判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发现者和对策的研究者,技术部门是审判管理的技术服务和保障者。
明确目标,确定审判管理重点。审判管理既要树立产品意识,力争使每个案件都得到公正、高效处理,锻造精品;强化标准意识,通过标准的统一和明确,实现类案统一和司法公信;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各部门的自身特点,突出不同个性。要加强审判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审判管理科技含量,加强案件分配管理、审限管理工作机制建设,完善案件流程管理与繁简分流体系;强化数据的实时生成、规范统计与科学运用,优化完善审判质量效率评估体系;加强审管办对审判管理的牵头协调作用;立足个案公正,着眼类案统一,构建实体裁量规则体系;进一步规范委托社会机构从事拍卖、评估等司法辅助工作;加强审执环节廉政风险排查梳理与应对,不断完善司法廉洁监督制约体系。
寻找短板,优化审判管理方式。目前,审判管理工作的突出问题是管理的经常性、动态性和针对性不足。因此,强化审判管理工作,就要从这些工作的短板着手,健全审判数据动态分析、审判质量定期通报讲评、案件质量评查分析、案件审判绩效考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法官司法廉政档案六项制度,深化经常性评查、强化动态性研判、落实针对性举措、夯实技术性支撑,从而进一步提升审判管理效能。一是建立案件质量、效率、效果的评估量化标准,实现对审判工作质量的动态监督,确保办案各项质效指标平衡提升。二是完善分管副院长、庭长对案件的监督机制,建立院领导对案件特别是重大、敏感案件的事前、事中监督职责,健全各项制度。三是明确质量评查标准,通过建立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制度、工作规程,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分析原因、落实整改,加大对违法审判责任督查的力度。
(作者系河南省孟州市人民法院院长)
·江必新在内蒙古调研时要求全面加强行政审判坚持服务大局
·江苏省法院行政审判座谈会淮安召开
·江西全省法院:加强审判管理提升司法水平
·江苏省法院审判业务视频培训高质高效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从庭长入手加强审判管理
·河南虞城审判白皮书:助力社会管理水平提升
·河南虞城审判白皮书:助力社会管理水平提升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适用与完善
·贵州册亨现场交流提升民商事审判能力
·河南泌阳法院提升行政审判质效 有力化解社会矛盾
·河南省汤阴县法院狠抓三个方面提升审判质效
·河南省新县法院完善机制做好少年审判工作